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做大做優經濟“蛋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績。我們不但要把“蛋糕”做大做優,而且要把“蛋糕”切好分好,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讓老百姓過得更自信、更自豪、更幸福。
(一)加強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強化“公共財政”理念,增加民生投入,確保每年新增財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用好市場機制,引導社會力量,放大財政杠桿效應,探索小財政辦大民生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在城市建設中,要高度重視規劃建設教育、文化、體育、醫療、公園、市場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最大程度地方便群眾生活。
(二)推進城鄉勞動力充分就業。加強城鄉統籌就業工作,建立健全促進就業機制和城鄉就業服務、就業援助體系。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與創業就業的對接聯動,特別是根據鋼鐵、石化、造紙及商貿、旅游等產業的用工需求,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促進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城鎮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三)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目前,我市農村還有6.4萬間危房和相當數量茅草房,納入“雙到”扶貧開發的農村貧困人口仍高達11.1萬人。必須加大力度推進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促進農村貧困人口早日脫貧。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重點加快推進農村公路硬底化改造,解決群眾“行路難”問題。切實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加快城鎮保障性住房特別是廉租房、公租房建設,并在5年內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年內全面告別茅草房。建立價格預警調節機制,控制物價過快增長。建立完善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加強房地產宏觀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四)提高城鄉社會保障水平。加快建設多層次、?;?、可持續、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支持發展養老事業。健全和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臨時生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鎮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切實保障農村貧困家庭、城鎮困難家庭、老弱孤寡殘等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五)打好醫療衛生攻堅戰。加快建設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鞏固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一體化制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下決心打一場建設改造骨干醫療機構的攻堅戰。積極支持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異地擴建,把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市第一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等骨干醫療機構建設成粵西地區同類醫院中最好的醫院。加強縣級骨干醫療機構建設,加快鄉鎮衛生院規范化改造步伐,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級衛生站建設,全面提高城鄉衛生服務水平。
(六)營造平安和諧社會環境。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和涉槍、“兩搶一盜”等嚴重刑事犯罪,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集中開展清理非法私藏槍支彈藥和打擊黑惡勢力欺行霸市兩大專項行動,務必取得顯著成效。充分發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作用,不斷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以群眾工作統籌信訪工作,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建立健全網絡信訪平臺,提高信訪工作和網絡問政水平。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加強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防災減災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鞏固發展創建雙擁模范城成果,加強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建設。繼續嚴格落實人口計生政策,提高人口控制水平。
五、增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戰斗力是做大做優經濟“蛋糕”的根本保障
加快做大做優經濟“蛋糕”,建設幸福湛江,關鍵在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必須切實加強黨的建設,突出抓班子隊伍,夯實基層基礎,堅持反腐倡廉,注重作風建設,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領導科學發展水平。
(一)加強組織建設,夯實科學發展基礎。組織建設是基礎,公正用人是關鍵。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不斷提高黨的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為湛江科學發展選好干部、配強班子、建好隊伍。
務必公正用人,選好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古人云:“用一賢人,則賢人畢至;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趨?!闭_的用人導向是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最好良方。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標準,形成“樹理想、抓落實、打硬仗、出戰果、用功臣”的用人導向。樹理想,就是要樹雄心立壯志,善謀大事,想干大事,追求卓越,爭創一流。抓落實,就是要腳踏實地、苦干實干,推動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打硬仗,就是要敢于碰硬,善于攻堅克難,碰到矛盾不回避,遇到困難不退縮,見到麻煩不推諉。出戰果,就是敢打必勝,追求績效,務求工作有實實在在的成果。用功臣,就是以績為準,論功行賞,讓那些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讓那些為做大做優經濟“蛋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成為新時期湛江最可愛的人。今年是市、縣、鎮、村四級集中換屆年。各級黨委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抓住換屆契機,全面配強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選好配強一把手,把各級班子建設成為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核心。
務必多措并舉,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寬干部隊伍培訓引進渠道,建立健全重點工作、重大項目一線培養干部、考察干部、提拔使用干部的工作機制。加大公推公選干部工作力度,在全市范圍內公開選拔一批副處級年輕干部、婦女干部、黨外干部后備人選,在全國范圍內公開考聘一批專業管理人才充實市直部門領導班子。開展干部大教育大培訓,扎實推進“創建學習型機關,爭當學習型干部”活動,深入開展以“樹理想、燃激情、強素質、增本領”為主題的教育培訓活動,促進干部注重學習、終身學習。特別要圍繞重化產業、海洋經濟、旅游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信息化、環境保護、城市規劃、應急管理等專題,有計劃地對全市干部特別是縣(市、區)和市直部門領導干部進行分層次專業知識培訓,著力提高謀劃發展、推動落實、招商引資、群眾工作、危機應對、網絡問政、直面媒體、系統管理等方面能力。
務必夯實基礎,全面推進城鄉基層黨建。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做大做優經濟“蛋糕”、推進社會和諧穩定中創先進、爭先鋒。建立解決村干部待遇長效機制,加快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繼續加強機關、學校、社區、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力度,擴大黨組織覆蓋面。注重做好發展黨員工作,不斷優化黨員隊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