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9日,2025年廣東省青少年武術散打錦標賽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測試賽在湛江舉行。11月13日至16日,湛江賽區將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比賽。
不少市民反映,散打比賽確實很激烈、很精彩,但對一些具體規則不太清楚,希望能“科普”一下,以利于普通觀眾更好觀賽。
“武術散打又稱散手,是由傳統武術技擊形式發展而來的現代體育競技運動項目。散打以踢、打、摔為主要技法,強調快、準、狠,動作簡潔明快,注重力量和速度結合。拳法有直拳、勾拳等,腿法有前踢、側踢等,摔法則吸取了國內外摔跤技術精華,如抱纏摔、接腿摔等,形成了遠踢、近打、貼身摔的技術風格。”8月26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湛江隊教練何登雄,他根據中國武術協會新修訂的《武術散打競賽規則》,為大家做了相關介紹。
■每場比賽采用三局兩勝制
要佩戴拳套、護頭、護胸等護具,遵守比賽禮節
據悉,武術散打競賽種類分為團體比賽、個人比賽,競賽辦法包括循環賽、淘汰賽,每場比賽采用三局兩勝制,每局比賽2分鐘(兒童、少年和青年比賽可采用1分30秒),局間休息1分鐘。
中國武術協會認定的武術散打比賽服裝包括:男子短褲和背心,女子短褲(裙)和背心,且男子短褲和背心或女子短褲(裙)和背心須為同一顏色(紅色或藍色)。比賽護具分紅、藍兩種顏色,包括拳套、護頭、護胸、護腿板(適用于兒童組、少年組)、護腳背(適用于兒童組、少年組、青年組);運動員須自備護齒、護襠和纏手帶。護襠必須穿在短褲內,纏手帶的長度為3.5—4.5米。
每場比賽開始前介紹運動員時,運動員向觀眾行抱拳禮。每局比賽開始前,運動員上臺后先向本方教練員行抱拳禮,教練員還禮;運動員之間再相互行抱拳禮。宣布比賽結果時,運動員交換站位。宣布結果后,運動員先相互行抱拳禮,再向臺上裁判員行抱拳禮,裁判員還禮。然后向對方教練員行抱拳禮,教練員還禮。邊裁判員換人時,互相行抱拳禮。
■在擂臺上比賽,可使用拳法、腿法和摔法
得分部位包括頭部、軀干、大腿,禁擊部位包括后腦、頸部、襠部
武術散打比賽場地為高80cm、長800cm、寬800cm的擂臺,臺面上鋪有軟墊;軟墊上鋪有蓋單,臺中心畫有直徑120cm的中國武術協會的會徽。臺面邊緣有5cm寬的紅色邊線,臺面四邊向內90cm處畫有10cm寬的黃色警戒線。臺下四周,鋪有高30cm、寬200cm的保護軟墊。
武術散打比賽中,可以使用武術的拳法、腿法和摔法。禁用方法包括:用頭、肘、膝攻擊對方或迫使對方反關節的技法;用迫使對方頭部先著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壓對方;用任何方法攻擊倒地一方的頭部;兒童和少年比賽可禁止運動員使用腿法擊打對方頭部或用拳法連續擊打對方頭部。
得分部位包括頭部、軀干、大腿,禁擊部位包括后腦、頸部、襠部。
得分標準為:
一方下臺,對方得2分;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用腿法擊中對方頭部、軀干得2分;用主動倒地的技法致使對方倒地,而自己順勢站立者,得2分;被強制讀秒一次,對方得2分;受警告一次,對方得2分。
用拳法擊中對方頭部、軀干得1分;用腿法擊中對方大腿得1分;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用主動倒地的技法致使對方倒地,而自己不能順勢站立者,得1分;被指定進攻后5秒鐘內仍不進攻時,對方得1分;主動倒地3秒鐘不起立,對方得1分;受勸告一次,對方得1分。
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顯,不得分;雙方下臺或同時倒地,不得分;使用主動倒地技法在3秒內迅速站立,對方不得分;抱纏時擊中對方,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