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開學季,校園餐飲好不好吃,安不安全?在湛江,不僅學生“可感”,社會各界同樣“可及”。2025年是校園食品安全深化提質增效的關鍵之年,我市多措并舉保障學生吃飽、吃好,借助“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管理模式,我市校園食品安全已形成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今年我市推進全市“互聯網+明廚亮灶”深度覆蓋,419所公辦中小學食堂“陪餐區”加裝攝像頭,全市1939所供餐學校100%接入市級“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實現了校園食堂安全管理效能和滿意度雙提升。
AI巡檢全程盯梢,讓校園食堂一覽無遺
我市教育系統時刻繃緊“校園餐”安全弦,不斷創新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方式,嚴守師生“舌尖上的安全”。在數字化時代,我市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校園餐管理效率,創新管理模式,為確保校園餐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技術保障,讓學生“盤中餐”在陽光下安全透明的美好愿望逐步成為現實。
在遂溪縣教育局應急管理中心,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正在運作,實時監控該縣全部設有食堂的253所學校,后廚工作人員有序忙碌著,從食材處理到廚具使用,每個細節都清晰呈現在監控畫面中,調度平臺工作人員可通過屏幕隨時開展遠程巡查。
“監控平臺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控校園食堂操作間不規范行為,即時反饋給監管人員,監管人員會通知學校立即整改。”遂溪縣教育局工作人員介紹,該系統利用AI算法,通過分析圖像和視頻數據,對校園食堂后廚進行智能化監測與食品衛生安全監管。監控攝像頭如同不知疲倦的“數字哨兵”,不僅全天候值守,還具備智能識別違規行為的能力,一旦發現問題便立即觸發警報,并將信息實時推送至教育局監管終端,形成“發現-整改-驗證”的閉環管理。過去,后廚若出現老鼠活動等隱蔽問題,傳統明廚亮灶模式難以察覺;如今,攝像頭不僅能精準捕捉這些細節,即便在夜間也能持續監控并即時反饋,讓監管部門迅速鎖定問題根源。
校園食堂版“大眾點評”,提升學生就餐滿意度
為促使食堂管理者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進一步提升校園后勤餐飲保障能力,讓學生吃的放心、開心,遂溪縣在去年9月正式上線“遂溪陽光食堂”平臺,覆蓋遂溪253所中小學及幼兒園食堂,實現了100%的上線率,發動家長和學生全面監督,提出評價意見和建議,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解決。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食堂管理的透明度,還促進了家校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共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加健康、安全的校園餐飲環境。
遂溪縣大成中學食堂經理陳科成介紹,自“遂溪陽光食堂”平臺啟用后,菜譜更新頻率明顯提升,所有調整均基于學生和家長的留言反饋。他認為,通過這一數字化工具,校園食堂能更精準地把握學生需求,實現快速優化。記者了解到,該平臺設有食堂評價、菜品評分、每周菜譜公示、意見反饋及陪餐記錄等功能模塊,家長和學生可匿名對環境衛生、服務態度及菜品質量進行評價,而食堂管理方能即時根據反饋落實改進措施。
為了確保食材采購的透明與合規,平臺系統還對接了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每日菜品價格,自動獲取每日更新的菜價信息,與學校錄入的采購清單進行比對。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系統將立即發出預警,確保采購過程的公開透明。這一舉措有效避免了采購過程中的違規行為,保障了學生的飲食安全。
全方位透明、全天候監督,“互聯網+明廚亮灶”打造校園食安新防線
“互聯網+明廚亮灶”是在傳統的“明廚亮灶”基礎上,通過視頻監控和互聯網技術,對食堂后廚等場地進行實時直播。做到全方位透明、全天候“云監督”,這是推動學生與家長深度參與學校食堂管理、強化監督效能的有效舉措,更是確保師生吃得干凈、健康、安全的有力舉措。
今年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等職能部門協同推進校園“互聯網+明廚亮灶”深度覆蓋,為419所公辦中小學食堂“陪餐區”加裝攝像頭,1939所有食堂的學校100%接入市級“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家長端小程序全面普及,后廚操作實時可視。走進我市任何一所校園,食堂的全方位“透明”,令人印象深刻。對食堂后廚的一舉一動,不僅本校就餐的師生通過大屏一目了然,各級監管人員、教育部門、學校、家長等在校外通過信息化平臺,同樣“無死角”可見。
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把2025年作為校園食品安全深化提質增效的關鍵之年,推進全市公辦學校食堂轉型自主經營,創新推進大宗食材帶量集中采購工作,加強膳食經費規范管理與智慧監管平臺建設,構建立體化監督網絡、強化多維度監督檢查,一攬子措施促使各地各校以更加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的管理,推動食堂運營從封閉管理走向開放透明,不僅解決了家長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更詮釋了教育服務的溫度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