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晚報》8月20日報道:據市民反映每到深夜,龍潮東路靠近萬達廣場一側的道路被占道經營的商販占據,嚴重影響了附近市民出行。
從記者拍攝的照片看,萬達廣場一側的道路,幾乎被流動攤販的車輛所占據,給其他車輛和市民出行造成困難,可以說亂象紛呈,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亂擺賣是城市的頑疾痼癥,是治理臟亂差的難點痛點,是市民意見最大的短板弱項。職能部門一直在抓,但就是力度不夠,效果不理想,缺乏徹底解決的舉措,大刀闊斧的狠勁,持續不斷的韌性。致使亂擺亂賣屢禁不止,時好時壞,市民不滿,屢屢投訴。
城市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精心部署,周密計劃,認真實施。每一項管理都要精準到位,都要一抓到底。要實現對流動攤販的長效管理,管理者要有創新思維,把過去單純的集中突出整治的管理理念,轉變為服務與管理、疏與堵相結合。要引導流動攤販到指定的區域擺賣。對待亂擺賣的流動攤販,嚴重者要予以處罰。有關執勤人員既要做好巡查值守,緊盯重點地段和重要時間,不能留有管理的空隙。只有時時保持高壓態勢,才能讓違規的流動攤販行有所止,不抱僥幸心理,不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城市管理要站在市民群眾需求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凡是市民意見大,投訴多的問題都要重拳出擊、徹底整治。對媒體的輿論監督要有改進的回應,要有讓市民滿意的結果。對流動攤販管理要依據不影響市容、不阻礙交通、不干擾民生、不擾亂市場的原則,依法納入統一管理。
城市治理需要多方配合,下真功夫,干實在事,破解大小難題。城市管理需要每個市民積極參與,把湛江當作自己的家一樣真心愛護好,按照文明條約規范言行舉止。新聞媒體監督要及時到位,敢于較真碰硬。湛江晚報的《曝光臺》就很不錯,收到市民反映,立刻派記者前去釆訪,掌握第一手情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媒體上呼吁,向有關部門反映,堅持做到不解決問題不撒手。只要全市各界凝聚共識、精準發力,用繡花精神和鐵的手腕治理城市,整治臟亂差,使流動亂擺賣的不文明現象從根本上得到改觀,城市文明品質將不斷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