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經湛江海關所屬廉江海關檢疫合格,湛江今年最后一批21噸鮮荔枝啟程“出海”,為2025年湛江荔枝出口季畫上圓滿句號。據統計,今年湛江荔枝出口量達4187.9噸、貨值6085.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98.2%和84.2%,創歷史新高。
廉江海關關員對出口荔枝進行監管查驗。
紅荔出海:從“一季鮮”到“百日紅”
“往年荔枝出口最多忙兩月,今年從4月初第一批‘桂花香’發往海外,到8月底最后一批‘玉荷包’運抵印度尼西亞,足足忙了四個半月,銷售季拉長兩個半月!”廉江市良垌日升荔枝專業合作社社長盧亞金翻著訂單表,眼角的笑紋里滿是欣慰。他指著銷售數據說,今年東南亞市場占了六成以上,泰國、新加坡的客戶還專門發來視頻,說“湛江荔枝比其他更甜、更新鮮”。
這份鮮甜的背后,是廉江獨有的自然饋贈。地處雷州半島北部的這片土地,坐擁富含有機質的紅壤,常年光照充足、雨水豐沛,孕育出的荔枝果形飽滿、果肉晶瑩,早在明清時期就被列為“嶺南貢品”。如今,29萬多畝荔枝園年產超20萬噸鮮果,“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品種齊聚,不僅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培育名單,更成了當地農民的“致富果”。
政企攜手:讓“土特產”彰顯“國際范”
“以前就怕‘好果賣不出好價’,現在有了品牌加持,一箱荔枝能多賣20美元!”盧亞金的合作社今年剛獲評“國家級示范社”,他手里的“良荔”牌荔枝,已穩穩站上國際高端商超貨架,與全球各國知名水果品牌同臺競技。
這一可喜的轉變,與海關和地方政府的協同聯動密不可分。今年以來,面對荔枝“大年”豐收與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困境,廉江海關主動靠前服務,組建服務農產品出口工作組,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一企一策”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從種植到出口的全鏈條質量追溯體系,把好出口質量“安全關”。同時,依托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平臺,實時跟蹤東南亞、歐洲等目標市場在農藥殘留限量、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等動態信息,精準推送信息,保障出口產品持續符合國外檢疫要求。
此外,該關還深度參與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聯合地方農業農村部門、商務部門舉辦“荔枝全球品鑒會”“廉江荔枝推介大會”等活動,帶著“廣良”“一騎紅”等本土品牌走進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農貿市場。
如今,廉江已有2家企業獲評“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3個品牌通過歐盟有機認證、全球GPA標準,成功打入沃爾瑪、Costco、家樂福等國際商超,歐美高端市場單價達15美元/公斤,出口產品溢價率顯著提升。
通關加速度:24小時讓鮮味直達舌尖
“荔枝嬌貴,多耽誤一天就可能變味掉價。我們做出口水果生意,最擔心的就是時間問題。”盧亞金介紹。
而如今,這樣的擔憂成了過去式。海關開通的“綠色通道”讓荔枝出口全程“加速跑”:企業在線提前申報,海關“7×24”小時預約查驗,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模式實現“即報即審即出證”,從果園采摘到裝柜發運,最快24小時就能完成全流程。
“政策紅利更是給了我們十足的底氣。”盧亞金算起經濟賬,“借助RCEP協定,出口泰國的荔枝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光這一項就省了近50萬元。”數據顯示,今年湛江荔枝對RCEP成員國出口額超3000萬元,占出口總額的五成以上,自貿協定的“真金白銀”實實在在落進了果農口袋。
夕陽中,冷鏈車滿載鮮甜穩穩駛向遠方。成片的荔枝樹枝頭雖已無果,但果農們已在期盼來年更紅火的收成。從嶺南小城到海外市場,湛江荔枝的出海路,不僅串起了產業鏈上的增收故事,更寫下了鄉村振興的鮮活注腳——這顆來自雷州半島的“紅珍珠”,正以愈發自信的姿態,香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