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8月15日15時40分,一架無人機從位于霞山區臨港工業園的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石化實驗室(以下簡稱“SGS湛江石化實驗室”)廣場騰空而起,帶著模擬裝有測試所需化工樣品的樣品箱飛往東海島內錨地,不到8分鐘便抵達目的地,并順利返航,標志著湛江首條石化樣品低空運輸航線成功試飛。這一突破性的進展,不僅標志著行業內運輸效率的大幅提升,更意味著湛江市在低空經濟應用領域邁出了堅實且具有前瞻性的一步。
湛江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能源樞紐、港口城市以及省域副中心城市,擁有千億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SGS湛江石化實驗室是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華南石化產業帶的重要布局。該實驗室依托國際領先的檢測技術與數字化應用,可覆蓋原油、成品油、化工品、滑油等全品類檢測。
以往,從東海島內錨地或石化企業自有碼頭被送往SGS湛江石化實驗室進行檢測的化工樣品,運輸主要依賴傳統的陸路交通。“這段距離大約35公里,在非繁忙時段,駕車最快也要40—50分鐘;然而,一旦遇上交通高峰期,所需時間就更多。”SGS湛江石化實驗室自然資源部業務經理繆睿說,交通擁堵不僅延長了運輸時間,還增加了樣品受損的風險,同時讓企業付出更高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此次首飛的無人機運輸航線徹底打破了這一困境。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無人機飛手的操作下,一個模擬裝有測試所需化工樣品的樣品箱“搭乘”無人機,從SGS湛江石化實驗室起飛后,直接跨海飛行抵達東海島內錨地。按照正常飛行路程,一個來回19公里僅需15分鐘,效率提高了59%以上。這一新航線大大縮短了運輸時間,讓樣品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進入檢測環節,為企業的生產決策提供更及時的數據支持。
據湛江市無人機應用產業協會理事長林棟介紹,此次飛行采用的是大疆FC100運載無人機。該無人機配備了一系列先進的安全措施,可提前發現潛在障礙物,確保飛行路徑安全暢通,同時搭載了傘降系統,在遇到極端情況時可迅速啟動,使無人機安全降落,最大程度保障樣品和設備的安全。
在航線規劃方面,團隊也進行了精心設計。航線避開了道路、建筑物等復雜區域,同時與危化品存儲區保持安全距離。整個飛行過程均處于可視可控狀態,操作人員能夠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實時掌握無人機的飛行狀態和位置信息,確保運輸任務順利完成。
林棟表示,該航線的成功試飛,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降本增效成果。運輸時間的大幅縮短,意味著企業能夠更快地獲得檢測結果,加速產品研發和生產周期,從而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同時,減少了對傳統運輸方式的依賴,減少碳排放,契合全球綠色物流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他認為,這一創新舉措也為湛江市打造低空經濟應用新場景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無人機技術在物流、檢測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將吸引更多相關企業和創新資源匯聚湛江,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推動低空經濟產業鏈的完善和發展,為地方經濟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