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霞山區緊扣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和愛國衛生運動要求,全域推進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各街道迅速響應,聚焦衛生死角與蚊蟲孳生地,全力清垃圾、整環境、消隱患,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群防群控防線持續筑牢。
清理前,解放街道民治社區大生路68號積水嚴重。
清理后,消除蚊蟲孳生隱患。
解放街道充分發動各方力量,組織各級干部、退休老干部及群眾近2000人次投入防控。行動累計清理垃圾12.5噸,整治亂堆放312處,清除蚊蟲孳生地225處,同步清理雜草灌木2700平方米,清運枯枝落葉3噸、雜木垃圾近20車,有效降低蚊媒密度。同時采用“線上+線下”宣傳模式,通過宣傳海報、標語、宣傳片及大喇叭音頻實現轄區全覆蓋,1500余張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普及“清積水、勤通風、用蚊帳”等防護知識,初步形成“人人都是監督員、戶戶都是防控站”的群防格局。
清理前,工農街道三星招待所樓頂垃圾、落葉堆積,積水點較多。
清理后,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工農街道對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重點區域進行全面清理和消毒。針對三星招待所樓頂垃圾落葉堆積、積水點多的隱患,組織力量徹底清除,減少蚊蟲孳生隱患。同時,對市一運宿舍外墻肆意生長的雜亂植物進行專業清理,原本被綠植“盤踞”的老舊建筑外觀煥然一新。
清理前,東新街道文明西路21號交通宿舍區堆積大量盆栽雜物。
清理后,場地整潔。
東新街道在接到文明西路21號交通宿舍存在養殖烏龜、大量盆栽雜草堆積、積水腐殖土留存等高風險蚊蟲孳生隱患的反饋后,迅速響應。街道干部和社區骨干依托“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快速抵達現場,采取分類處置辦法,精準清理廢棄雜物,妥善協調居民需保留的綠植。清理后,場地從凌亂到整潔,蚊蟲孳生風險基本消除。
清理前,愛國街道創新路113號樓頂雜草叢生。
清理后,空間更開闊。
愛國街道對創新路113號樓頂堆積雜物、叢生雜草進行徹底清掃,樓頂環境煥然一新,空間更為開闊。同時,對紅新三巷5號區域堆積的廢棄家具、泡沫箱等雜物進行集中清理,使原本擁擠雜亂的巷子恢復整潔。
下一步,霞山區將持續鞏固環境衛生整治成效,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健全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通過常態化巡查與“回頭看”,對衛生死角堅持“零容忍”,全力守護居民健康,打造健康宜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