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運年”。8月10日,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比賽沙灘足球項目在陽江落幕,至此本屆全運會群眾足球12個小項賽事全部結束。作為東道主之一,廣東隊以6金1銀1銅創歷史最佳戰績,成為全運會群眾足球賽場最亮眼的團隊,這既體現競技突破,也彰顯南粵深厚足球底蘊與社會活力。
其中,在梅州結束的十五運群眾比賽足球項目五人制男子乙組賽事中,雷州籍11號前鋒陳培梁助力廣東隊擊敗四川隊奪冠。8月13日,記者專訪這位“湛將”,聽他講述與足球結緣三十載的故事。
陳培梁(穿11號紅色球衣者)在全運會群眾比賽足球項目五人制男子乙組比賽中。
鄰居啟蒙,種下足球夢
陳培梁1989年生于雷州客路鎮,小學至高中就讀于客路中心小學和客路一中。“父親曾是客路中學教師,我從小住學校宿舍,離足球場近,常看學生踢球。”尤其鄰居大哥哥對足球的熱愛,讓他耳濡目染,漸漸迷上這項運動。
家人支持他跟著鄰居踢球強身。從小學二年級起,陳培梁放學后常踢球。“記得有天下雨,那位大哥哥仍在門口踢球,任憑雨水打濕衣服也不回家。”這份執著與球場上的矯健,給童年的他留下深刻印象。
熱愛+天賦+苦練,賽場屢創佳績
客路中心小學體育老師陳錫貴、潘小星是陳培梁的足球啟蒙教練,“特別感謝他們!”小學四年級時,為備戰雷州市第一屆中小學生男子足球賽,他首次跟隨兩位老師接受正規訓練,代表客路鎮參賽并奪冠。
考入廣州體育學院后,陳培梁攻讀體育教育專業,課余時間幾乎全用于足球訓練,常跟師兄們比賽,還偶爾擔任足球裁判。“那時跟著師兄四處比賽,每天充實又快樂。”大學期間,他也常和好友打籃球、網球,享受校園生活。
憑借熱愛、天賦與苦練,陳培梁球技突飛猛進,賽場屢獲佳績:2015年獲“誰是球王”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總決賽冠軍,2018年、2019年分獲廣東省聯盟杯七人制足球賽總決賽季軍、亞軍,2020年獲粵港澳大灣區足球賽冠軍,2021年代表鴻寶建設隊獲深圳第18屆南嶺鐵狼杯亞軍,2022年代表湛江熱點隊踢廣東省足球超級聯賽獲“最佳射手”,2023年代表廣州城誼FC隊獲第十一屆廣東省五人足球甲級聯賽冠軍。
陳培梁(穿11號紅色球衣者)在全運會群眾比賽足球項目五人制男子乙組比賽中。
帶傷堅持不氣餒,并肩奮戰終奪冠
今年6月,陳培梁入選廣東隊,參加十五運群眾比賽足球項目五人制男子乙組比賽。
“賽前訓練時,我努力適應,盡快熟悉五人制跑位。”他說,五人制與十一人制差異大,何時接應傳球、跑位打亂對手陣型、破解防守等,都需反復思考練習。
陳培梁介紹,五人制比賽靠不斷跑位突破防守,節奏快,平均三到四分鐘就要換人。場地在室內,球員常滑倒摔跤,甚至磕到骨頭。“即便受傷,大家都咬牙堅持,一路上相互鼓勵。”
心系湛江,為家鄉足球發展提建議
如今,陳培梁在廣州安家立業,始終保持對足球的熱愛。工作之余,他多次代表公司征戰各級職工足球賽事,用獎杯續寫綠茵傳奇。
“工作忙,加上備戰和參加全運會,上次回老家還是春節。”雖常年在外,陳培梁始終心系湛江。提及家鄉美食,他推薦“雷州三絲”,稱其是家鄉傳統宴席名菜。
對于湛江足球發展,陳培梁建議構建系統化、多元化的青少年足球培養體系,將足球作為校園體育重點項目,確保每所中小學有足球課程、校隊、比賽,配備專業足球教師和教練,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多層次青少年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