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在湛江海洋牧場收獲金鯧魚。
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過境后的雷州灣海域,碧波蕩漾,遠方的海天交界處,國內第一個具備自主升降的海洋牧場平臺——“湛農1號”猶如“定海神針”聳立在海面上……
臺風是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的重大威脅之一。面對臺風這樣的極端天氣,如何發展深遠海養殖,如何實現“向海洋要食物”,建設海洋牧場“藍色糧倉”呢?
近年來,湛江通過推動裝備向抗風浪、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引導金融機構強化保險等服務,創新發展了現代化海洋牧場,湛江海洋牧場建設從“淺藍”挺進“深藍”。目前,全市已建成湛江灣、雷州灣、流沙灣、草潭灣4個深海網箱養殖集聚區,總養殖水體1165萬立方米,其中大型養殖平臺6個,約占全省38%;HDPE網箱3451個,約占全省54%。湛江成為全省現代化海洋牧場規模最大、唯一形成海洋牧場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的城市。
裝備轉型升級實現安全高效養殖
近年來,湛江積極研發抗風浪裝備,改變“靠天吃飯”養殖方式。推動成立湛江市現代化海洋牧場研究院,引進江蘇藍水海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海工裝備企業,重點攻關提升海洋牧場裝備的抗風浪等級,研發了“恒燚1號”等大型養殖平臺6個,設計抗臺風能力17級;提高HDPE網箱浮架材質,優化錨固系統,增強HDPE網箱穩固度。
新型裝備投放于深遠海養殖,經受了2024年9月超強臺風“摩羯”和2025年6月臺風“蝴蝶”正面襲擊的考驗,為全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向深遠海發展增強了信心。
如今,“海威1號”“海威2號”“聯塑L001號”“恒燚1號”“湛農1號”等眾多“深遠海養殖航母”在湛江海域形成規模效應,為全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向深遠海發展提供重要示范。
同時,積極開辟“創新試驗海”,抱團拓展深遠海養殖空間。創立“1+N集群”模式,即在深遠海海域部署1個大型養殖平臺,周圍部署N個HDPE網箱,為深遠海養殖創建人員留守、物資補給、搶險救援、靠前指揮平臺提供解決方案。
2024-2025年相繼投放5種型號的大型養殖平臺和160多套HDPE網箱,從原來的10米等深線海域推向25米等深線海域投放養殖試驗,并一舉獲得大豐收。
努力實施智慧漁業應用場景,助力安全養殖和提高生產效率。在“恒燚1號”“湛農1號”等養殖平臺上,裝備自動投料機、水下網衣清洗機器人、遠程控制系統等智能化裝備,融入人工智能、物聯網、5G通信等先進技術,實現深遠海養殖的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
開發無人投料輔助船,實現在不良天氣條件下替代人工出海自動投喂。建立漁業大數據中心,實現深遠海養殖遠程管理和全產業鏈智能化應用。
“保險+多元服務”實現保底保障
湛江努力強化政策性保險保障,開發海洋牧場政策性保險險種,按保費率10%,其中養殖戶投保4%,政府補助6%,動員養殖企業(戶)應保盡保。
2024年湛江推動雷州、徐聞、遂溪等地海洋牧場企業參加政策性保險額超11億元,保費規模達1.2億元。得益于保險保障,湛江現代化海洋牧場在抗擊“摩羯”“蝴蝶”等臺風中迅速恢復了正常生產。
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金融機構推出“海洋牧場貸”“惠農e貸·專業大戶貸”“生蠔貸”等信貸產品,截至2024年底,湛江市海洋牧場貸款余額138.21億元,累計申請購買飼料等周轉金貸款貼息567.84萬元,及時解決海洋牧場生產周期養殖成本的資金周轉。
2024年以來積極動員申請利用專項債,推動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湛江灣1號”和“海塔1號”海洋牧場養殖平臺、湛江市農業發展集團公司“湛江國際水產城”等重大項目建設,落實政府專項債資金3.99億元,有效解決基礎設施和海洋牧場建設資金的投入。
規范養殖用海,加強海域管理,積極動員漁民辦理養殖用海《不動產權證》和《水域灘涂養殖證》,使企業養殖行為符合政策支持的條件。結合各類宣傳和培訓,加強金融政策宣貫,聚力“保險+多元金融服務”同步下沉到海洋牧場產業鏈各環節。
創新發展模式實現產業持續穩健發展
湛江創新發展模式,通過“黨建引領+政府主導+企業抱團”實現產業持續穩健發展。成立了湛江市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鏈黨委,加強黨建引領。在產業鏈各關鍵環節建立黨支部,通過“1+6+N”組織體系,即成立1個產業鏈黨委,全產業鏈設立6個黨支部,帶動N個產業鏈黨組織成員單位,形成鏈主企業帶動、鏈上企業協同、職能部門支持的組織模式,以“組織鏈”串起“產業鏈”,著力推動海洋牧場全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
湛江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率先出臺《湛江市現代化海洋牧場發展規劃(2023—2035年)》《湛江市支持現代化海洋牧場十五條措施》《金融支持現代化海洋牧場發展工作措施》等政策措施,打通海洋牧場全產業鏈難點、堵點。規劃建設湛江灣、遂溪-廉江、雷州、徐聞4個漁港經濟區,以漁港經濟區為中心,一頭連著海洋牧場,一頭連著海產品市場,實行岸海聯動,陸海統籌發展。
成立湛江市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現代化海洋牧場一級開發平臺,收儲海洋牧場用海2602公頃,以大型國企試吃“螃蟹”“國企帶民企、大漁帶小漁”模式帶動深遠海養殖發展。
推動成立湛江海洋牧場發展基金,總規模達50.02億元,圍繞湛江市現代海洋牧場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帶動能力強的企業進行投資。積極爭取上級涉漁項目,2024年共爭取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相關項目資金3.22億元,重點支持深遠海海洋牧場建設。建立“湛江金鯧”“湛江生蠔”等區域公共品牌,引導企業積極拓展水產品市場,以市場需求促進海洋牧場的擴大發展。
引導企業強強聯合發展,推動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行業龍頭企業,成立創新聯合體公司(廣東恒燚海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億元,開展現代化海洋牧場的投資建造、運營和服務保障;推動廣東省海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湛江海邊姑娘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雷州海茂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聯合組建港航海邊姑娘水產養殖(湛江)有限公司、雷州港航海洋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等。
發揮聯合體各成員優勢,變“單兵作戰”為“兵團作戰”。創立全聯集采模式,即加工原材料進口和本地水產品出口流通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系統,集中購銷,降低流通成本,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