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赤里村的“高顏值”別墅和寬闊整潔村道。記者 李忠 攝
一棟棟整齊劃一的紅墻別墅、環村寬闊的生態景觀綠道、充滿濃郁文化氣息的文化廣場、高聳的水塔、綠意盎然的綠地公園和生態林帶、干凈整潔的巷道……12月23日上午,記者漫步于吳川市塘鎮楊赤里村,如同走進了一幅畫。記者在環村行走的時候,時不時遇上慕名而來的外地訪客駐足拍攝、觀賞,他們也被這個魅力新農村的新顏震驚了,連呼“走進了童話般的鄉村!”
規劃先行 特色鄉村美如畫
“楊赤里村作為2018年度湛江市特色鄉村創建(試點)村之一,不管是從村落規劃上還是產業布局上,都緊緊圍繞著特色鄉村做文章,這兩年來特色效果顯著,加快了鄉村振興的步伐,也成了鄉村振興的案例典范。”吳川市塘鎮黨委書記陳謀告訴記者,楊赤里村特色鄉村的打造,首先是對全村的房屋進行統一標配。該村在保留有歷史價值建筑物的前提下,對全村的房屋進行拆舊建新,嚴格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造推進工程施工,并統一分配到每戶村民。該村一共38棟別墅,三層半的別墅統一標配,記者走進別墅看到,樓下有櫥柜式廚房、軟椅飯廳、迎賓大客廳、儲物間,二樓有電視客廳等,屋外還有別致的“雞舍”。
南埇村干部楊靖告訴記者,楊赤里村從2017年5月份開始拆舊建新,到2018年2月全村村民入住,直到如今各項產業項目的相繼落地,一直都是按照特色鄉村的思路建設和打造。“重建工作開始后,我們就在思考,覺得單單靠解決‘房子問題’遠遠不夠。在不斷推進住房重建的同時,對產業重建和豐富村民業余生活方面也要下足功夫。”楊靖表示,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造血”功能,村里專門規劃建設了兩棟高樓,由村集體統一支配管理。此外,村中建有污水處理池,實現雨污分流,同時配套綜合文化群樓、文化廣場、文化走廊、綠地公園、燈光球場,村門樓、生態風景塘等基礎設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村莊整合重建的過程中,鄉賢楊松邀請高校設計院作規劃設計,盡量保留了生態景觀和村中有文化傳承價值的古建筑。
村民的幸福感,首先體現在安居樂業上,當外界為楊赤里村重建村場而驚訝艷羨時,該村許多村民的就業已從勞力型蝶變為技術型。據了解,該村大部分成年勞動力在廣勝達集團就職,熟練地開發及操作著最新的建筑技術。如楊赤里村別墅的外墻貼磚,使用的就是從國外引進的外墻拉絲技術,無須作吸附性輔助施工就可直接貼磚。這些技術工人不斷參與最新技術的學習培訓,在提高職業素質的同時,也帶動了產業興旺。
村莊變身旅游點 訪客絡繹不絕
“楊赤里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鄉賢楊松回鄉反哺、捐資興農的義舉在當地廣為流傳,楊赤里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點。這不僅僅是作為特色鄉村的一個顯著亮點,還有就是通過園林技術、城建技術的提升,將項目打造為以高端生態旅居為主題,功能齊全、具有嶺南民俗特色的示范基地,進一步帶領全體村民從脫貧走向小康,實現富裕。”吳川市委常委尤榮說,在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子上,楊赤里村不但制定出了符合自身實際的實施方案,在科學把握鄉村差異性、因村制宜、精準施策上,已打造出成功案例典范。
“我們是從茂名過來參觀學習的。早就聽說楊赤里村是一個新農村建設的標桿性村莊。真是百聞不如一見,讓人嘆服。”記者走訪時偶遇幾位外地訪客,攀談間他們由衷地說。楊靖說,如今在楊赤里村經常會看到慕名而來的游客,特別是周末,絡繹不絕。
連片發展 激發振興內生動力
“我們最終要達到的效果,就是以楊赤里村為中心,把周邊大概5000畝的土地集約化運作,通過生態特色連片帶動南埇村委會17條自然村實現片區旅游名景點效應,帶動全體村民參與,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楊靖說,發展特色鄉村產業,除了堅持生態特色,還將配套美食街、步行街以及游玩設施,村莊土地資源合作共享,以經濟合作社的模式運作,實現連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