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申請市級科技項目?”“辦理科技成果登記需要準備哪些材料?”近日,在湛江市科技局駐湛江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窗口,一臺外形簡潔、功能豐富的智能迎賓機器人正式“上崗履職”,成為該局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優化辦事流程的“新幫手”,也為企業、科研人員及社會公眾帶來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
破解服務痛點
訪客機器人全天候服務
隨著湛江科技創新事業的快速發展,傳統“8小時工作制”的服務模式難以滿足企業、科研人員“隨時咨詢、高效辦事”的需求。
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臺迎賓機器人是內置了AI大語言模型的“服務專員”,白天在大廳主動提供政策解讀、申報引導、數據查詢等服務,下一步,將繼續開發延伸功能,還能通過機器人的迎賓引導、現場業務預處理、遠程協助等功能提供支持。非工作時段,用戶仍可通過語音交互自助咨詢基礎業務問題,實現“7×24小時”在線智能應答。這種全時段服務讓不少企業辦事人員告別了“次日再跑一趟”的困擾,有效避免了多跑路、跑空路的麻煩。
功能落地接地氣
智能交互更顯“人性化”
“它能聽懂我們的‘家常話’嗎?問得細能答上來嗎?”面對這臺新“上崗”的機器人,初次接觸的群眾難免有疑問。但實際體驗后,大家發現,這臺機器人不僅“聽得懂”,還能“聊得透”。
據介紹,這臺智能迎賓機器人支持自然語言處理(NLP),能快速識別用戶關于科技政策、項目申報的提問,從預設的問題庫中調取答案,迅速回應;若用戶需要詳細辦事指引,支持跳轉至市科技局官網或附件下載頁面,實現“查詢-辦理”的無縫銜接。
機器人具備多輪對話能力,從“如何申報市級科技項目”到“材料提交截止時間”,再到“紙質材料是否需要蓋章”,訪客機器人能基于上下文理解需求,流暢銜接回答。
這些實用功能精準切中了辦事群眾的核心需求,以往需要反復翻閱文件、多次咨詢才能理清的政策細節,如今通過簡短交互即可明晰,提高辦事效率與規范性。
線上線下聯動
織密智能服務網
這臺迎賓機器人并非“孤軍作戰”,而是市科技局“線上+線下”一體化智能服務體系的關鍵一環。該局將推動在微信公眾號“湛江科技創新”中嵌入AI智能問答助手,形成“手機端+電腦端+線下機器人”的多渠道服務網絡。用戶在手機端咨詢政策后,可通過機器人現場獲取指引;在電腦端查詢流程時,也能借助機器人完成業務預處理,真正享受到“隨時隨地、便捷高效、個性化”的全場景服務。
智能服務體系的落地,為市科技局服務效能提升帶來多維度提升:未來80%的常見問題將實現AI自動解答,大幅減輕人工壓力;AI系統可分析用戶咨詢數據,梳理高頻問題、熱門業務,精準把握需求痛點,為科技政策優化、宣傳方向調整提供科學依據;還能依據用戶行為與偏好,定向推送適配的科技政策、項目申報通知及科技成果信息。
從破解“辦事時差”難題,到提供“人性化”智能交互,再到織密多端聯動的服務網絡,市科技局以機器人+AI技術為抓手,圍繞群眾與企業需求優化智能服務功能,持續推動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為湛江科技創新事業發展筑牢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