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說脖子酸、沒精神,背也越來越駝了……”秋季新學期伊始,不少家長向醫院反映孩子的身體不適。記者從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骨三科了解到,開學前夕,科室接診的脊柱問題學生數量顯著增加,其中不乏脖子前傾、含胸駝背、反復頸腰痛的小患者。該院主治中醫師、整脊專家寧偉杰指出,這一現象既與暑期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也受夏秋之交人體生理變化的影響,及時干預可有效避免影響孩子生長發育與學習效率。
暑期 “壞習慣”+ 季節變化,雙重因素誘發脊柱問題
“假期里孩子每天抱著手機、平板,一玩就是六七個小時,坐姿歪歪扭扭,提醒了也沒用。”談及孩子的脊柱問題,家長們紛紛表示無奈。寧偉杰醫師解釋,長達兩個月的暑假中,多數孩子缺乏規律運動,長時間保持低頭看電子設備、癱坐沙發等不良姿勢,會導致脊柱生理曲度逐漸改變 ——脊椎前凸變直、腰椎前凸過度,進而引發肌肉力量失衡,出現頸部僵硬、腰背酸痛等癥狀。
與此同時,適逢夏秋之交,陽氣漸收,人體氣血運行節奏隨之放緩,肌肉韌帶的彈性與韌性有所下降,更容易出現疲勞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不良姿勢積累的‘隱患’,在季節變化的‘催化’下,開學后集中爆發,導致脊柱問題進入高發期。”寧偉杰舉例說,近期接診的10歲男孩明明(化名)就是典型案例,暑期期間他日均使用手機超6小時,開學前一周頻繁抱怨脖子酸、頭痛,甚至影響睡眠。但經過中醫整脊手法調理與姿勢矯正訓練,僅一周時間,明明的癥狀便明顯改善,站姿也挺拔了許多。
中醫整脊師授“秘籍”,居家守護孩子脊柱健康
針對開學季孩子的脊柱健康問題,寧偉杰醫師結合中醫理論與臨床經驗,總結出三個簡單易行的“挺拔”秘籍,家長可指導孩子居家操作,預防和改善脊柱問題。
秘籍一:2 分鐘 “脊柱自查法”,快速發現問題
家長可讓孩子赤腳靠墻站立,確保腳后跟、臀部、肩胛骨三點緊貼墻面,隨后觀察身體與墻面的間隙:若后腦勺離墻距離超過 3 指寬度,可能存在頸椎前傾;若腰部與墻面的空隙能輕松塞進一掌,需警惕骨盆前傾;若雙肩無法自然貼墻,或左右肩高度不一致,則可能是圓肩駝背或脊柱側彎的信號。
秘籍二:3 個“課間正脊操”,碎片化時間護脊柱
考慮到學生在校時間長,寧偉杰特別設計了一套適合課間10分鐘練習的 “正脊操”,每個動作簡單易學,可有效放松脊柱周圍肌肉,改善脊柱靈活性:
仰頭觀天式:雙手叉腰,最大限度仰頭,保持5秒
夾脊后伸式:雙手背后交握,向后伸展的同時挺胸
扶墻轉體式:扶墻緩慢轉動上身,改善胸椎靈活性
秘籍三:1 套“強脊食療方”,中醫食療補養脊柱
中醫認為 “腎主骨、脾主肌肉”,脊柱健康與脾腎功能密切相關。寧偉杰推薦三款適合孩子的食療方,通過飲食調理滋養脊柱:
核桃芝麻糊:補腎益精,強筋健骨
山藥排骨湯:健脾益氣,滋養脊柱
杜仲豬腰湯:補肝腎,強筋骨(適合青春期學生)
專家提醒:出現這些癥狀需及時就醫
“脊柱問題越早干預,效果越好。”寧偉杰醫師特別提醒家長,若孩子出現明顯駝背、雙肩不等高、單側肩胛骨突出,或經常性頸腰痛、頭暈頭痛等情況,切勿拖延,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整脊科或骨科就診,通過專業檢查明確問題,制定個性化調理方案。
“孩子的脊柱健康不僅影響體態美觀,還與生長發育、心肺功能及學習注意力密切相關。”寧偉杰呼吁,家長需重視孩子的日常姿勢管理,控制電子設備使用時間,鼓勵孩子多進行跳繩、游泳、籃球等有助于脊柱健康的運動,家校攜手,共同為孩子打造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