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4時許,廉江市新民鎮丹樟足球場,細雨霏霏卻擋不住青少年的運動熱情。他們在綠茵場上奔跑、傳球、射門,蓬勃活力穿透雨幕,成為鄉村振興圖景中一道靈動的動感風景線。
近年來,新民鎮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緊扣“體育+”融合戰略,以構建全民健身體系為抓手,優化公共服務、升級體育設施、培育特色體育產業,推動足球從群眾愛好向規模化產業轉型。此舉讓足球成為鎮域經濟增長新支點、鄉村文明涵養載體,為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推動城鄉要素流動注入強勁體育動能。
廉江市新民鎮丹樟村村道上獨具足球特色的路燈。
從“紙團球”到“足球村” 省重點項目待“破局”
“走,咱們去實地走走看看,足球場旁這片水塘,將來要改造成游泳館,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學游泳!”廉江市足球協會會長、丹樟足球村項目推動者楊國強腳步輕快,帶著記者沿足球場一側前行,雨后泥土的清新氣息里,滿是對項目落地的憧憬。
談及當前場地現狀,楊國強坦言:“現在只有1個標準球場,但群眾熱情擋不住,每天下午四五點起,球場就熱鬧起來,常常能打到深夜12點;一有比賽,周邊村民還會趕來擺攤賣美食,人氣特別旺。”話鋒轉向項目規劃,他眼中滿是期待:“丹樟足球村是2019年省重點項目,也是‘湛江市鄉村足球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的項目,按照設計,這里要建2個11人制球場、2個7人制球場(已建成1個)、2個5人制球場,再配上游泳館、羽毛球館等,打造成‘足球+文化+培訓+觀光+休閑+旅游’的綜合產業平臺。現在就等用地指標落實,一旦獲批,我們立刻動工,到時候就能承辦更多賽事,讓更多人來新民看球、消費。”
沿著足球場向深處走,周邊待開發的閑置地塊,在楊國強的描述中已勾勒出清晰藍圖:“這里計劃建足球公寓,外墻畫滿足球彩繪,既能供球員集訓住宿,也能接待游客;旁邊還要建紅土文化館,展示新民米粉、番石榴等土特產,讓觀賽游客能嘗鮮,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
隨后,一行人來到龍村小學,看著眼前待盤活的閑置場地,楊國強建議:“要是能把這里改造成足球場,既能滿足學生日常訓練,周末、節假日還能對村民開放,讓校園資源也能服務鄉村體育。”
“足球聚人氣,人氣促發展。”新民鎮黨委副書記揭育行接過話茬,進一步闡釋項目價值,“足球產業附加值高、包容性強,新民鎮交通便利——高速穿境且有3個出入口,與廉江城區設施銜接緊密,產城融合基礎扎實;加上群眾足球熱情高,現有10多個足球場,丹樟足球村項目建成后,不僅能提人氣、活資源,還能幫村民增收、促鄉村和諧,完全契合‘百千萬工程’推動城鄉融合的要求,是發展鄉村‘美麗經濟’的寶貴資源。”
8月28日下午,廉江市新民鎮丹樟足球場,球員們在場上盡情奔跑。
校園民間同燃情 足球薪火代代傳
當晚7時30分,足球場上,廉江市新民中學夢星足球隊與廉江市無限足球隊的友誼賽正酣。這樣的賽事,只是夢星隊每周1-2場常規活動的縮影。
夢星足球隊隊長陳華年與足球的緣分,始于1986年世界杯——當時村里唯一一臺電視轉播比賽,他跟著大哥哥們看球,從此迷上這項運動。兒時沒錢買足球,他就用透明膠帶纏廢紙做“球”;上鎮初中后,才第一次踢到真正的足球;高二時,他在班級組建夢星足球隊,“那時候為了擠半小時踢球時間,每天都不吃晚飯;周末還會騎車去隔壁學校、鎮里約賽。”1992年,“新民中學夢星足球隊”正式成立,最初只有14名同班同學;如今球隊已發展到30余人,成員多為民間足球愛好者,“當年的隊友現在只剩2人還在踢球,不少人在外地,但大家對足球的熱愛沒減。”2018年,工作10余年未碰球的陳華年重組球隊,“現在工作穩定了,想重拾熱愛,也讓球隊能一直傳下去。”如今,每周兩場球賽,成了隊員們緊張工作之余的放松方式。
球隊成員中,還有新民中學副校長陳剛。他在場邊休息時介紹:“新民鎮兩所中學都組建了學生足球隊,學生熱情特別高,學校有班際賽,還會選拔隊員組建校隊訓練,每年都參加廉江市中學生足球聯賽。不過現在缺專業教練,沒法開專門的足球課,只能每周安排兩節課外足球興趣小組,由體育老師兼職帶訓。”陳剛期待,能借丹樟足球村項目的東風,依托資源,獲得專業技術指導、教練支持,多組織鎮內學生賽事,把新民足球品牌打響。
作為全國校園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新民鎮中心小學對足球運動的重視更甚,不僅組建了男、女校園足球隊,還開設足球興趣班,為孩子搭建追夢平臺。“每周三開展足球興趣活動,除周一外,每天早上7點20分就開始訓練,每次1小時;有比賽時,下午還會加練1個半小時,偶爾會請專業教練來指導。”該校教師陳麗榮介紹。
亮眼的成績,是校園足球實力的最好證明:該校足球隊曾在廉江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中奪冠,在廉江市2019年“市長杯”足球聯賽中獲季軍,近年參加各類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也次次取得好名次。
“開展足球運動不只是為了比賽,更希望孩子能增強體質、錘煉意志、培養團隊意識,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學習。”新民鎮中心小學校長莫如軍說,學校每年都會舉辦校園班際足球聯賽,既推動了師生健身,也讓足球運動在校園里扎了根。
8月28日下午,廉江市新民鎮丹樟足球場,球員們在場上盡情奔跑。
“足球+”融鏈成勢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夜幕降臨,從“丹樟村”入口到足球場,足球造型的路燈次第亮起——燈體勾勒出圓潤的足球輪廓,把鄉間道路照得透亮,像一串跳動的星火,點亮鄉村的夜。
走進楊國強家,門口“丹樟足球小鎮指揮部”的牌子格外醒目;屋內,桌面上、柜子里陳列的獎杯讓人目不暇接:有2019年“繡林康體第9屆廣東省五人足球城市冠軍杯”冠軍獎杯,這是他組建的廉江斷箭足球俱樂部的榮耀;2023年湛江市“禁毒杯”百鎮七人制足球比賽全市總決賽落幕,新民鎮人民政府代表隊斬獲第一名。“總決賽那天,13號黎宇鵬撲出關鍵點球,20號吳成俊梅開二度,現場鄉親們都喊啞了嗓子!”楊國強說。
楊國強與足球的緣分,從童年就開始了,“小時候用紙包成團當球踢,上初中時看世界杯入了迷,每天做完作業就往球場跑。”1997年,他東拼西湊籌錢,組建廉江斷箭足球俱樂部,最初只有20多個同學;如今俱樂部已發展到700多人,成員覆蓋廉江、雷州、吳川等地,成了粵西業余足球領域的“標桿”。
“2019年丹樟足球村能入選省重點項目,靠的就是這么深厚的群眾基礎。”楊國強笑著說,“最初叫‘足球小鎮’,后來發改部門調整為‘足球村’,但不管名字怎么變,讓新民足球火起來、帶富鄉親的目標沒變。”
“新民要打造特色品牌,足球就是最好的名片。”新民鎮黨委書記林國漢明確表示,鎮政府已將丹樟足球村項目納入鎮域發展總體規劃,正積極對接湛江“體育+”政策,全力協調解決項目用地、資金保障等核心難題;同時創新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模式,盤活閑置土地,高標準建設賽事級足球場地及配套設施,為足球產業打牢基礎。
林國漢進一步透露,新民鎮正以丹樟足球村為抓手,推動足球與鄉村發展深度融合:計劃舉辦鎮級“村超”賽事,讓各村委會組隊參賽,讓村民當主角,激發全民參與熱情;聯動廉江斷箭足球俱樂部,派專業教練進校園支教,從娃娃抓起培育足球人才;通過場地租賃、足球培訓、企業團建等方式,帶動體育消費;項目建成后預計提供大量崗位,優先吸納本地村民就業,既幫村民增收,也吸引城市球員、游客、投資涌入鄉村,打破城鄉壁壘。
丹樟村的足球主題墻繪。
當前,新民鎮正以丹樟足球村為核心,整合周邊德道茶文化大觀園、鱷魚公園、文秀嶺牧場、橫嶺民宿等文旅、農業資源,規劃“運動+休閑+美食+旅居”一體化旅游線路,串聯“足球+旅游+農業”產業鏈。“通過品牌推廣,推動足球與體育文化、旅游生態、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帶動鎮域經濟發展,以足球為紐帶激活鄉村資源、重塑鄉村活力,為落實‘百千萬工程’、推動城鄉融合提供‘新民樣板’。”林國漢說。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