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熱帶低壓環流影響,8月17日夜間至19日我市將有一次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降水過程。(8月18日《湛江日報》)
據媒體報道,我市近日將迎來一輪降雨。強降雨帶來出行不便的同時,也悄然埋下了蚊蟲孳生的隱患。積水區域成為蚊蟲的“天然育兒房”,瓶瓶罐罐、廢舊輪胎里的雨水,都是蚊蟲繁殖的溫床。在這多雨時期,牢記“1130”防蚊要點,已成守護健康的當務之急。
“1130”,看似簡單的數字組合,卻是防蚊滅蚊的“行動密碼”。每天上下班花1分鐘清積水,這1分鐘并不漫長,卻能收獲實實在在的成效。上班前,檢查家中陽臺、窗臺,倒掉花盆托盤的積水,清理瓶瓶罐罐里的存水;下班后,在辦公區域順手倒掉飲水機托盤的積水,翻倒暫時不用的水桶。這些舉手之勞,就能阻斷蚊蟲的早期繁衍。連日降雨讓各類容器極易積水,這1分鐘的行動,恰是精準地把蚊蟲“扼殺在搖籃”。
每周1次大掃除,是對居家及公共環境的“深度清潔”。周末,當我們清掃室內外衛生死角,清理房前屋后堆積的雜物、落葉,能讓蚊蟲無處藏身。公共區域如樓道、天臺、地下車庫等,也是大掃除的重點。疏通溝渠、排水口,讓積水無處可積,可從根源上消除蚊蟲孳生的環境。近期頻繁降雨,若不及時清理,雜物與積水混合,將迅速變成蚊蟲的“安樂窩”,每周的大掃除,就是要把這個“窩”連根拔起。
每天3分鐘排查孳生地,是對家庭環境的細致“回頭看”。家庭成員一起,仔細檢查家中每個可能積水的角落。水養植物的花瓶至少每周換水刷洗,遮蓋好儲水容器,閑置的瓶罐、輪胎及時處理。空調排水管、冰箱接水盤、飲水機托盤,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也要留意是否有積水。降雨頻繁時,這些小角落積水速度加快,3分鐘的排查、做好每天“回頭看”,能敏銳察覺隱患,不給蚊蟲留一絲機會。
湛江正處于應對基孔肯雅熱的關鍵時期,持續降雨讓防控形勢更嚴峻。我們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而是這場防蚊滅蚊戰的主力軍。從自身做起,用“113”的做法換來“0蚊家園”,不僅守護自家健康,也是為城市防控出力。社區、物業也應加強宣傳,組織定期消殺與檢查,督促居民落實防蚊措施。
雨天防蚊莫松懈。為自己和家人打造一個“無蚊”的健康小環境,助力城市織密防蚊滅蚊的健康安全網,我們一起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