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的“麒麟雞”。
近千年來古籍記載的粵西特有名雞品種卷羽雞,在廣東海洋大學研發團隊的努力下,終于重現大眾視野。
8月16日,位于吳川市樟鋪鎮三浪村的志昌孵化場內,一只只毛卷羽豎的黃羽雞,即便身在籠里,猶似隨時要搏斗狀態,極其生猛。雞身上無論是細毛還是粗翎,均呈條狀向前方翻卷飄逸,仿佛披上金色的鱗甲,故俗稱“麒麟雞”。
這一孵化場和廣東海洋大學產學研合作基地、湛江市晉盛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種雞資源保護繁育場“三位一體”。
杜炳旺教授向養殖戶傳授“麒麟雞”選苗技術。
主持“麒麟雞”培育和研究的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海洋大學的杜炳旺教授告訴記者,“麒麟雞”的物種學名為粵西卷羽雞,2023年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評鑒定,由農業農村部頒發布公告,成為國家新的畜禽遺傳資源(2024年版),其原種場就設在三浪村,從2016年組建家系核心群開始算起,現在已保種到第10世代。
黃色“麒麟雞”。
白色“麒麟雞”。
發掘千年名雞 十二載磨一劍
古籍對卷羽雞這一南方名種的記載可上溯到1800年前。
兩晉時期(公元220-589年)郭義恭所著的《廣志》有述:“雞有胡髯、五指、黃脛、卷毛之種”。
宋代(公元1180年)學者周去非所著《嶺外代答》有述:“翻毛雞,其翮翎皆翻生,彎彎向外,雌雄皆然,二廣皆有之”
明代(公元1590年)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有反毛雞主治反胃(打嗝)的記載。
杜炳旺教授檢查雞苗的生長情況。
雞苗站在杜炳旺教授的肩膀上。
發掘千年名雞“卷羽”,源自14年前的偶遇。2011年7月20日,杜炳旺團隊在發掘粵西另一名雞“懷鄉雞”的過程中,在化州市的一個種養場發現正在產蛋中的100多只卷羽雞,十分獨特,于是拍下照片打算進一步進行物種調查。
次年2月,調查團隊在信宜市水口鎮一個山區種雞場,又發現600多只籠養卷羽雞,同年4月份,引入2000只卷羽雞種雛到廣東海洋大學進一步飼養觀察。其后,得到湛江市科技局正式立項,并與湛江、化州、信宜等相關養殖企業合作開啟了粵西卷羽雞的資源保護和系統研究。
從“偶遇”到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杜炳旺團隊可謂“十二載磨一劍”。
孵化場的工人在對雞苗進行雌雄鑒別。
杜炳旺教授(中)解答養雞戶的技術疑問。
富含膠原蛋白 此雞能抗高溫
隨著研究的深入,粵西卷羽雞從表面特征到新物種意義,納入大眾視野:
——民間散養調查顯示,粵西卷羽雞黃卷羽種群占總量的97%,具有三黃雞特征,即黃羽、黃腳、黃皮,肉用體型為中等偏大,胸部發達;另有白卷羽種群和黑卷羽種,白卷羽種群除白色羽毛外,其他特性同黃羽種群,黑卷羽種群紅冠青脛者居多,并有少量黑冠;雛雞絨毛微卷,肉眼可識別;
——因羽毛翻卷,部分皮膚裸露,散熱性好,對高溫季節濕熱氣候,具天然的抗熱應激適應性;經精密測算,粵西卷毛雞的膠原蛋白含量,明顯高于其他雞種;市場適銷的項雞(光重)為三斤出頭,單只尤其適合四口之家的日消費量;
——摸清了卷羽雞毛囊發育規律;
——揭示并驗證了卷羽性狀呈常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
——建立了卷羽性狀的分子鑒定方法;
——經與中科院昆明動物所、上海交大合作,精確定位了卷羽性狀基因的染色體區間,為卷羽性狀主效基因的定位奠定了理論基礎;
——初步定義了卷羽、半卷羽、片羽雞的表型性狀的概念,精準度量和確定了趨勢線方程;
——為未來卷羽雞商品生產探索出簡捷而行之有效的雜交利用模式;
——獲5項國家專利;
……
杜教授表示,經過不懈研究,團隊為粵西卷羽雞建立長期的資源保護技術方案,以保持其品種的特征特性不丟失。并建立一整套的原種保育技術機制。目前在吳川市樟鋪鎮三浪村建立的粵西卷羽雞原種場現擁有以黃羽和白羽為主的120個家系保種核心群和2萬余只的純種繁育群,年產粵西卷羽雞商品苗200多萬只。
談及12年的艱辛研究,杜教授認為歷苦知甘,主要有四大意義:一是增添了新的珍稀遺傳資源;二是為有效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三是為選育我國抗高溫雞新品種提供難得的育種素材;四是通過豐富“湛江雞”品牌內涵,助力農民致富和鄉村振興。“可以說,粵西卷羽雞已到了可以端上百姓餐桌的階段!”
杜炳旺教授(左)到雞場指導農戶養雞知識。
“湛江雞”擴內涵 三大支源形成
在挖掘出粵西卷羽雞這一名品之前,研究禽類近50年的杜教授還主持保護并選育了“懷鄉雞”和“貴妃雞”。在他的努力下,馳名粵港澳的“湛江雞”得以擴內涵。
成名于清朝的安鋪雞飯,其用材源自沿九洲江水道運輸而來的粵桂交壤地區的優質三黃雞。
成名于“廣州灣時期”的赤坎埠“(口+衣)雞飯”,其用材源自沿湛江水道運輸而來的湛江灣北部沿岸鄉鎮和化西南地區的散養三黃雞。
而湛江地區最大的水系鑒江則催生了列入廣東名雞品種意義上的“湛江雞”,主要包括“懷鄉雞”和“卷羽雞”等源自鑒江上中游的優質食材,其影響力沿著高州、化州、梅菉、吳陽等鑒江水運碼頭擴散。在20世紀80年代茂名實施市管縣前,“懷鄉雞”和“麒麟雞”所在信宜和化州等縣域,曾長期歸轄湛江地區,被視為“湛江雞”。先后列入廣東“四大雞”“六名雞”“三名雞”名單的,粵西僅有“懷鄉雞”品種。
在“湛江雞”的品牌效應下,以粵西卷羽雞代表的特色種源新成果,正不斷拉動在助力農民致富和鄉村振興方面的增收值。
8月16日下午,志昌孵化場的陳老板又忙著指揮工人將一筐筐雞苗裝運發往各村。他表示,年產雞苗超500萬只,按雞場養成的肉雞每只出貨價30多元算,年拉動養雞產業產值超億元。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