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吸納超100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7月24日《湛江日報》)
進入暑假,大學畢業生就業高峰隨之到來。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1222萬人,就業抉擇考驗每一位畢業生。
在市場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大的情況下,一些大學生選擇“慢就業”。在暫時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時,選擇緩一緩,等待時機、養精蓄銳,在等待中提高技能,理智冷靜地做好就業選擇。
但也有一些畢業生因一時沒找到理想工作,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最后干脆就窩在家中,選擇“懶就業”甚至“不就業”。這種“懶就業”是消極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讓人愈發斗志消沉,在一年又一年的等待中錯失良機,耽誤大好前程。
防止“懶就業”觀念滋長蔓延,需要多方共同發力。學校要加強對畢業生的擇業指導,鼓勵學生樹立積極就業意識,勇敢參與人才市場競爭,在就業中不等不靠。父母要熱情鼓勵孩子大膽走進競職市場,同時對孩子的職業要求不能太高,切莫施壓過大。大學生須培養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多進行各類職業嘗試,如到基層一線去、走進民營企業中,不一定非要專業對口,換一個賽道照樣能跑出風采。求職中更非死磕心儀的那份工資標準,工資暫時低點也無妨,先干再說。通過摸爬滾打,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提高。機遇從來垂青那些理智抉擇、勇敢奮斗者,最終他們都會一步一步實現個人職業理想。
眾多大學生就業經歷說明,尋找工作即便慢一點也沒關系,但絕對不能“懶就業”“不就業”、樂于躺平、甘于啃老。青年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事業中,既志存高遠,更腳踏實地;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人生重要關口,勇敢邁出就業第一步,在平凡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在奮斗進程中放飛青春夢想;在實干拼搏中擁抱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