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我市兩所學校成功獲評“全國文明校園”,湛江第一中學躋身其中。
春風化雨,德潤心田;文明花開,滿園芳菲。湛江第一中學始建于1937年,素有“南路學府”的美譽,1958年晉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2006年被評為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17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校園,憑借其卓越的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和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我市基礎教育領域文明創建的標桿。這所文明校園,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的文明風尚,書寫著立德樹人的時代新篇,
2025年1月24日,湛江第一中學開展迎春送祝福活動。 通訊員供圖
思想文明建設扎實有效
文明之魂,首在立德。一直以來,學校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和文明校園創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不斷完善文化墻、宣傳欄、電子屏、校園廣播等的宣教功能。利用每周升旗儀式,組織全校師生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校“一訓三風”。結合“校園感動人物”評選活動,樹立道德模范榜樣,強化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黨史宣講比賽、國防宣講比賽等推進軍事課程建設,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2023、2024年該校國旗護衛隊參加廣東省學校國旗護衛隊展示交流活動決賽,分別榮獲廣東省一等獎和二等獎,2023年該校被認定為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
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學校把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學時計劃,制訂詳細的活動方案,做到活動后有反思總結,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廣泛開展節日民俗、經典誦讀、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等活動。依托“紅五月”體育文化藝術節、傳統節日和“學雷鋒樹新風”等活動,把教育融到學生素質養成的全過程,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行走的思政課”讓學生在現實場景和親身體驗中“學思踐悟新思想”,切實提升了實踐育人實效。
學校扎實開展師德教育,不斷提升教師思想道德素質。湛江一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實踐活動,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學校制定完善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規劃,健全校本研修制度、激勵評價機制,采取和依托課題研究等措施,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校園環境建設“內外兼修”
優美的校園環境建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陶冶情操的積極作用。為此,學校下大力氣做好校園環境建設通過校園環境的綜合整治,打造了“三園兩場一廊”,學校綠化覆蓋率接近40%,被評為“廣東省綠色校園”,使校園形象更美、校園環境更優、校園品位更高。學校致力于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發揚優良革命傳統,借助校史廳、校黨史館等場所,傳承“紅色文化”,取得了顯著成效。創造性地舉辦了“名人進校園”系列講座,邀請了一大批學者、專家為學校特色校園文化注入豐富而新鮮的血液,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學校還積極創造條件,抓好學校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加強同有關單位的協調和聯系,為學校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工作創造條件,實現校園環境建設“內外兼修”。
學校加強安全教育,強化校園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將安全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每月開展違禁物品、矛盾糾紛、欺凌事件的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班級每周開展主題班會,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校園安全、飲食衛生安全、消防安全、防校園欺凌、禁毒等方面的教育,確保學校一片安寧。
文明校園的創建,為教育教學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通過開展“文明校園”活動,學校文明建設躍上新臺階,師生的行為更加規范,校容校貌進一步改善,學校管理更加科學,教育教學質量連年攀升,區域輻射力不斷增強,湛江一中成為孕育成長與希望的沃土。今后,學校將繼續擦亮育人特色品牌,結合我市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文明校園建設,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新貢獻。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