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籍“00后”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32136部隊56分隊班長柯東賢被評為“全國見義勇為模范。”(7月23日《湛江日報》)
柯東賢獲評“全國見義勇為模范”,這是湛江籍官兵的榮耀,也是湛江人民的榮耀。
舍己救人、見義勇為是軍人的責任、戰士的本色。湛江這塊熱土培育了一批批優秀軍人,一個個戰士英勇救人的故事在港城傳頌。我們在《湛江日報》上頻頻見到現役軍人和退役軍人見義勇為的報道。如坡頭籍回鄉休假戰士劉敬彰在村舍失火的危急關頭,兩次沖進火海背出昏迷的村民,自己被大火氣浪沖擊受傷。遂溪籍戰士蔡陳生在遂溪縣西溪河濕地公園運河處,奮勇救出一位落水女孩。湛江退役軍人舍己救人的壯舉也屢見不鮮。一名6歲男孩在綠塘河濕地公園玩耍時不慎落水,情況危急。湛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退役軍人毛有春發現后立即跳入水中,奮力把孩子救上岸。退伍軍人廉江市吉水鎮低下村黨總支書記鐘敏成在廣州辦事期間,看到一名男子突發疾病倒地抽搐,他立即對男子進行心臟復蘇救治,在黃金時間搶救病人脫離危險……
軍人總把救人當作尋常之事,應盡之責。筆者采訪柯東賢,問他救人時是怎么想的,他爽快地說道:“我只不過是做了一個軍人應該做的事。每一個軍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挺身而出,這是軍人的本能反應。”
好一個“本能反應”。正是這種本能反應,我們的軍人在人民群眾遇到生命危險時義無反顧沖鋒向前,無怨無悔。正是這種本能反應,軍人才能用青春和熱血書寫勇敢和無私,成為最可愛的人。正是這種本能反應,才能讓處于危難之中的群眾看到生的希望。人們在電視、報紙、融媒中學習柯東賢的先進事跡,為湛江軍人喝彩的同時,也應記住湛江這座英雄輩出的城市。是湛江這塊紅土地養育了見義勇為的模范,是家鄉父老鄉親培育出救人英雄,是軍隊這個大熔爐鍛造出揚名全國的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