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縣龍塘鎮安永仔村,因火龍果種植而聞名遐邇。這個曾經的香蕉種植基地,在面對黃葉病侵襲的困境時,果斷轉型,將火龍果作為新的產業發展方向。面對火龍果銷路不暢的挑戰,他們迅速成立合作收購點,確保銷售暢通。面臨市場價格低迷的不利局面,他們果斷發展反季節火龍果種植。生產、銷路、市場三方面的困局,“逼”出了安永仔村一條農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如今,安永仔村全村80多戶農戶均種植火龍果,面積達1200畝,產值高達3000萬元,家家戶戶住上樓房,村道村巷全面水泥硬底化,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
探索種植業轉型之路
過去,龍塘鎮以香蕉種植聞名,然而,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香蕉黃葉病讓這片土地上的農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樣的危機中,龍塘鎮開始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探索。
據介紹,2011年,該村部分村民從遂溪縣引進優質的火龍果苗,并在接下來的兩年里,龍塘鎮黨委政府以黨建引領產業振興,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功引導全村的產業結構轉型,共同投入到火龍果的種植事業之中。安永仔全村80多戶均種植火龍果,種植面積1200多畝,占全村農作物種植總面積的90%,是遠近聞名的“火龍果村”。
據了解,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龍塘鎮黨委政府依托“產業振興·先鋒先行”黨建品牌,構建黨員干部與群眾的結對服務模式,促使1350名黨員干部服務1440戶群眾,推動志愿服務隊伍在鄉村振興等領域的積極作用。目前,龍塘鎮超過50個村莊投身火龍果種植產業。
蹚出自主收購之路
隨著火龍果種植的成功,村民們又面臨新的挑戰。由于市場價格波動,外來收購商往往選擇暫時停止收購活動,致使火龍果面臨銷售不暢的困境。面對這一困境,村民決定自主成立合作社收購點,統一收購、包裝、銷售火龍果,實現產銷一體化,這些昔日“泥腿子”實現了從種植戶到收購商的華麗轉身。
如今,安永仔村已經有8個合作社,劉李貴合作社負責人說,該合作社一年火龍果收購量可達800萬斤,單日最多收購量達到15萬斤。收購的火龍果主要銷往全國各地的綜合市場,其中以北京、山東、遼寧為主要市場。該合作社日常約有20余名工人,在旺季,工人數量會增至5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