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獲批,廣東向海上發展迎來新契機 海洋大省大步邁向海洋強省
伴隨著海洋強省建設,廣東各口岸將更加繁榮。CFP供圖
《規劃》獲批,廣東向海上發展迎來新契機
■新聞縱深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隨著日前《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獲批,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提及的三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規劃》都一一落定,中國海洋經濟的“藍圖”也隨之呈現雛形。
作為全國三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中最后一個敲定的規劃區,廣東可謂“厚積薄發”。在連續16年蟬聯全國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冠軍的基礎上,如何將海洋大省打造成海洋強省,正是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的題中之意。在此過程中,如何利用海洋經濟的新契機,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經濟發展水平,為東西兩翼地區發展注入新動力,盤活粵港澳、海峽西岸甚至北部灣等多個經濟區的資源,必將是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的一道考題。
三子落定中國海洋經濟“藍圖”初現
一位業內專家表示,“國家更希望廣東能夠在以前發展的基礎上走出新的路子,特別是在綜合治理,統籌發展這個方面同樣能夠起到示范作用。”
“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剛剛開始就將充滿了“海洋的氣息”。1月4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成為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發展戰略,隨后,在3月1日,國務院又正式批復了《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
在此過程中,我國對海洋經濟的發展思路也逐漸清晰,“十二五”規劃的第十四章就單辟一章專門探討如何“推進海洋經濟發展”,要求在海洋發展上,“堅持陸海統籌,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提高海洋開發、控制、綜合管理能力。”并明確提出兩個著力點,一個是“優化海洋產業結構”,一個是“加強海洋綜合管理”,兩項并舉,不可偏廢。
而作為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就應該在這兩個方面都能夠具有代表性。最后出臺的《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四區”的戰略定位體現了國家對這個海洋大省寄予的厚望,國務院的批復中明確要將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成為我國提升海洋經濟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區、促進海洋科技創新和成果高效轉化的集聚區、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區和推進海洋綜合管理的先行區。
“國家對發展試點的要求很高,在我看來,對于廣東的要求更高,這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一位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國家更希望廣東能夠在以前發展的基礎上走出新的路子,特別是在綜合治理,統籌發展這個方面同樣能夠起到示范作用。”
“此次我們提出了要全面優化海洋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海洋經濟的綜合競爭力,探索海洋保護開發新途徑和海洋綜合管理新模式。”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規劃》結合了廣東的實際,將海陸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相掛鉤,提出了‘全面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地區優質生活圈’的響亮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