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湛江市以陪餐制度為切入點,從制度規范、多方協同、細節關懷到從嚴管理監督層層發力,讓陪餐不僅成為校園食品安全的“監督崗”,更成為連接學校家庭社會的“連心橋”。(9月18日湛江日報)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關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是學校辦學的底線,牽動著家長的心。
校長赴食堂與學生同桌共餐,意義非常:直接了解飯堂飲食情況,對發現的問題,迅速解決。校長陪餐,拉近了師生距離,增強了學生對學校管理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新學期伊始,學校領導的暖心關懷從未缺席。湛江市1393所供餐學校,校長培餐達到100%,不少學校校長培餐已寫入學校規章制度。校長陪餐不單純吃頓飯,和學生同樂,還要深入調查,從食材新鮮度到飯菜質量,以及學生的反映等都要記錄在案。去年以來,通過陪餐反饋的“菜品偏咸”“湯品保溫不足”等問題共32項,整改率達100%。
學校的溫暖在餐桌上頻傳。我市所有供餐中小學都接入市級“互聯網十明廚亮灶”平臺,陪餐區加裝攝像頭,對食堂后廚進行實時直播,實現一道菜從洗消烹飪到上桌全過程透明化,展現出數字賦能的創新,洋溢著護航校園好“食”光的溫度。
在校園生活畫卷中,食堂是那一抹最具煙火氣息的色彩。我市中小學校以健康至上、營養均衡、安全為先的原則,從建設“互聯網+明廚亮灶”到校長陪餐,構建了一道無死角的食品安全屏障,真正做到了學生暖心、家長放心、社會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