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餐”作為學生日常營養的重要來源,對學生的身體發育、學習效率及長期健康具有深遠影響。在今年的市兩會上,多位政協委員聚焦“校園餐”的供餐質量、管理水平以及營養均衡等方面,紛紛提出具體建議,推動“校園餐”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確保學生能夠享受到健康、美味、營養的午餐。
提升“校園餐”供餐質量和管理水平
“今年春季新學期開學前,市教育部門召開了專題會議,強調必須壓緊壓實校園食品安全責任,嚴格落實陪餐制度,對學校食堂食材采購、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實時預警。”
市政協委員林琳坦言,近年來,湛江市在“校園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湛江市中小學陪餐制度》的出臺,有效加強了對“校園餐”質量的監督管理,但在營養均衡、食材質量、口味多樣性方面還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林琳建議,借鑒先進經驗,制定湛江市學校午餐管理規范,明確營養標準、食材采購及加工制作等要求。同時,為學校食堂配備專業營養師,設計符合學生生長需求的菜單,并定期更換,增加菜品種類和口味多樣性。
此外,林琳還強調,要加強食材采購與加工制作的監督,完善陪餐制度,并推廣“食育”教育,幫助學生了解營養知識,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她特別提到,應保障經濟困難學生的“校園餐”福利,確保所有學生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營養午餐。
確保校園食品營養均衡 守護學生健康成長
林琳所提出的通過加強監測和管理,提升“校園餐”質量的想法,與市政協委員顏斌的想法不謀而合。
顏斌坦言,在前期調研中,他發現我市很多中小學校食堂依然存在飯菜高鹽、高糖、高脂、食材不新鮮(多為冰凍肉)等問題?!爸行W生的健康成長關乎民族未來,校園食品安全與營養保障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多管齊下,進一步提高校園食品的營養價值,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p>
在他看來,提升校園食品營養價值,必須要進一步加強監測和管理。除了建立健全中小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建立學生帶量食譜制定與公示制度外,還應該為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營養指導人員或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開展學生膳食營養監測,實施學生營養干預措施。
此外,還要借互聯網直播食材加工、公開菜品開支,建立溝通機制、公開舉報渠道,家校社攜手盯緊食品安全。食材供應鏈與供餐單位嚴守規范,要與國企合作保源頭質量,倉儲、運輸步步精心;供餐單位持證經營,人員持證上崗,嚴控采購源頭,禁入問題產品。
除了加強食堂的監管以外,顏斌認為,加強中小學生食物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他建議學校應該根據年齡段和學習情況,讓學生們參與到膳食的制備和發放當中,了解食物從初加工、熟加工、發放的全流程,更加倍感珍惜食物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