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12日,第十四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二期舉辦。本屆年會聚焦地理標志與特色產業、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全球知識產權領域近8000名專家、政府及企業代表參與。
湛江優質地標產品在第十四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亮相。 通訊員 供圖
在湛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湛江市農林牧漁地標產品協會攜湛江雞、湛江對蝦、湛江沙蟲、湛江蠔、愚公樓菠蘿、徐聞良姜、廉江紅橙、廉江番石榴、吳川月餅、遂溪海紅香米等優質地標產品亮相年會,以“風土中國,鮮在湛江”為主題,全面展示了湛江地標產品的魅力。
湛江展區以“藍色海洋”為主題,凸顯海洋特色,生動傳遞出海洋大市與農業強市的資源底蘊。展品陳列清晰有序,開放式品鑒區尤為引人駐足——觀眾紛紛排隊品嘗湛江對蝦干、湛江沙蟲干和吳川月餅等特色產品,對來自于湛江的鮮美滋味贊不絕口。現場互動熱烈,有效促成了多輪合作洽談。從鮮甜的湛江蠔到清甜的廉江紅橙,湛江地標產品共同構建起“海洋+紅土”物產矩陣,讓湛江風味深入人心。
展會期間,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局長陳新烈來到湛江展位巡展,詳細了解湛江市地理標志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情況,高度肯定湛江地理標志培育保護工作,并鼓勵繼續加強地標品牌建設;湛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總工程師葉國琳在湛江展位熱情推介湛江地理標志產品時強調:地理標志是區域特色與品質信譽的金色名片,此次參展不僅是對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旨在推動地標產業實現從“賣資源”到“賣品牌”的轉變,為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
湛江市農林牧漁地標產品協會會長譚惠仁在路演中圍繞“風土中國,鮮在湛江”主題,重點推介了湛江蠔、湛江對蝦等依托北緯21°優越環境所培育的地標產品。她表示,湛江正在加快構建地標產品全產業鏈體系,持續提升“鮮美湛江”的品牌知名度與市場競爭力,讓更多消費者領略這座海濱城市的獨特風味。
此次亮相中國知識產權年會,成為湛江展示地標形象、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窗口。下一步,湛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將與湛江市農林牧漁地標產品協會繼續深化協作,依托自然資源和地標優勢,以品牌賦能產業,以特色引領發展,推動湛江地標產品走出湛江,走向世界,為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