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在省、市全國科普月主場暨“廣東科普嘉年華”湛江分會場活動啟動后,赤坎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區科工貿和信息化局,在海田智園谷科技企業孵化器舉辦2025年赤坎區“全國科普月”學術沙龍活動,圍繞“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夯實科技強國基礎”全國科普月主題,以“專家講座+經驗分享+面對面交流”的模式,搭建產學研用對接平臺,為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注入新活力。
據湛江市科協黨組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湛江正全力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赤坎區作為中心城區,在產業升級、科技創新、人才集聚等領域肩負重要使命。此次學術沙龍聚焦企業需求,邀請高校專家解讀行業前沿、企業代表分享實踐經驗,是赤坎區落實全國科普月要求、推動科普賦能產業的生動實踐。市科協將持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赤坎區引入優質科普資源與專家智力支持,助力搭建常態化學術交流平臺,推動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頻共振,為湛江高質量發展夯實科技根基。
近年來,赤坎區始終將科技創新置于發展全局核心位置,圍繞科創產業、民生改善、城市治理持續發力:高標準打造智慧城、智慧港2大科創平臺,建設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產業園,設立“雙向飛地”科創中心;探索“智能助教+雙師課堂”,在社區部署智能問診終端,在金沙灣景區投放智能導覽機器人;升級AI行政執法平臺,實現城市治理智能化。科技工作者是赤坎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大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學有所思”把握行業方向、“思有所悟”探索跨領域融合路徑、“悟有所行”推動交流成果轉化,為區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兩位高校專家帶來干貨滿滿的主題講座。陳臻教授以《企業發展創新探析》為題,結合自身在科學與科技管理、海洋新質生產力、金融科技等領域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企業創新路徑與發展機遇,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海洋經濟提質增效提供理論指引;匡珍春副教授則聚焦《AI賦能:從前沿探索到企業增收》,通過案例講解AI技術在企業生產、運營中的實際應用,為科技工作者打開“技術賦能產業”的新思路。
本次學術沙龍還設置經驗分享與面對面交流環節,來自陶藝、醫療、文旅等領域的企業代表結合實踐案例,分享科技創新與科普融合的探索經驗,進一步促進高校智力資源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為赤坎區深化“產學研用”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