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記者從湛江海關獲悉,今年1—7月,該關共簽發出口非洲原產地證書1018份,簽證金額2.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6.8%、91.9%,主要商品有水海產品、凍雞肉等。
“我們今年實現了對非洲市場出口‘零的突破’。有了原產地證書‘護航’,我們開拓新市場的信心更足了!”湛江雙龍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龍表示。
在他身后的加工廠車間里,一條條羅非魚經過取片、去皮、清洗等標準化工序,采用真空包裝轉入冷庫儲存后,等待冷鏈運輸將獨屬于中國南海的咸鮮運往非洲。今年以來,該公司已有近1400萬元的羅非魚產品憑借原產地證書這一“經濟護照”順利銷往科特迪瓦等國家,讓“湛品”鮮味端上非洲人民的餐桌。
與此同時,正大食品(湛江)有限公司生產的凍雞肉產品經海關檢疫合格后,正準備裝船運往安哥拉和岡比亞。日前,該公司生產的一批板凍雞大胸產品首次出口赤道幾內亞,在非洲大陸上又點亮了一個新市場。
湛江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和農業資源,水產總產量和總產值連續多年居廣東省首位,有“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中國對蝦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等美稱。這片把“鮮”字刻進產業基因的南海之濱,恰與消費潛力巨大的非洲大陸形成供需共振。
為助力地方將產業優勢轉化為出口優勢,近年來,湛江海關聚焦為企業紓困解難,依托與地方農業農村局聯合成立“湛江市農產品出海服務中心”,持續推廣“智能審核+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著力提升原產地簽證服務質效,為農業出口企業提供更精準、更高效的簽證指導服務,拓展加蓬、烏干達等非洲地區新市場,為地方外貿發展注入新動能。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