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語電影最早走向世界、并長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類型,華語動作電影在海內外一直擁有著大量受眾,并保持著不低的產量。但近年來,伴隨著市場進一步成熟,相關創作陷入同質化、套路化的困境,如何在新時代找到動作片的生命力,確立當下的動作片新美學,正在成為行業的一道必答題。2025年暑期檔唯一一部動作犯罪電影《捕風追影》開啟點映以來,其在觀眾體中獲得的熱烈反響,或許可以提供一種關鍵的思路參考與答案。
《捕風追影》講述退休警察黃德忠(成龍 飾)聯手何秋果(張子楓 飾)等一眾年輕司警刑偵處精英,組建了一支神秘跟蹤隊,與代號“影子”(梁家輝 飾)以及其帶領的狼系養子團,展開斗智斗勇的跟蹤與反跟蹤故事。電影開篇就讓人眼前一亮,當大批警車堵住監控視頻里顯示的搶劫車輛,卻發現那輛車在現實中并不存在;而步行逃離的幾名嫌犯,卻在監控里消失得無影無蹤。而這背后,是犯罪分子以AI工具篡改視頻信號的全新手段。
這也形成了全片在敘事上的重要創新,不同于以往故事中對前沿科技往往僅有某種意象化呈現,片中真實呈現了更具現代感的犯罪交鋒,警察與犯罪分子有著線上、線下兩個空間的戰場,而這種交鋒會形成更精密的對決邏輯,讓整個過程有更多不確定性、更加好看,也能讓當代觀眾感到新奇和刺激?;蛟S可以認為,這種敘事背景與要素的現代化,以及其所帶動的敘事節奏升級,是當下構建華語動作犯罪電影新美學的關鍵前提。
而創新之余,守正的部分則需落在“動作”本身。除了故事本身的高完成度,在動作打戲層面,《捕風追影》有多處成龍式動作片的代表性橋段,比如在洗衣房里的打斗,成龍用晾衣桿當作長棍以一敵二;抑或最終的大決戰,與反派在低矮的閣樓空間里曲身對打等等,無論從設計性還是打斗的精彩程度,都達到了一些經典動作片的水準。
需要指出的是,《捕風追影》并非一部成龍的獨角戲,無論從角色設計還是動作戲分配,都是一部有著“老帶新”色彩的群戲佳作,除了成龍與梁家輝這對資深影人,張子楓、此沙、文俊輝等新生代演員都有不錯的動作表現,而目前來看,如此變化獲得了當代主流觀眾的叫好,甚至片中“養子團”的多位新人已經在獲得大眾認知。這也讓電影在銀幕內外形成了某種有趣的對照,老一代動作片影人正在搭建平臺,讓新人在這條經典賽道上完成成長與傳承,推動動作電影的未來發展。
把動作打好看、打出新意的匠心堅守,融合前沿科技與現代生活的題材創新,加上新生代演員帶來的年輕化敘事,《捕風追影》所打造的動作片新美學,正在形成國產動作片的全新想象力。在市場不斷成熟,電影行業需要勤修內功、持續內容創新的當下,該片對傳統類型的成功拓維,也值得后續創作者參考其思路和經驗,為大眾打造更多有品質、有新意、有價值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