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隨著28盞嶄新的太陽能路燈在暮色中次第亮起,長期困擾霞山區東新街道北海港小區644戶2000多位居民夜晚照明的問題得到解決。
裝路燈前。
裝路燈后。
北海港小區建成于上世紀80至90年代,原安裝的舊式鎢絲燈泡存在光照強度不足、布設密度較低等問題。由于小區綠化植被茂密,樓棟出入口、道路拐角及主干道等居民高頻通行區域常被樹冠遮蔽,形成多處照明盲區,給居民夜間出行帶來諸多不便。
今年以來,東新街道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契機,將該老舊小區改造、人居環境提升列為重點項目之一,采用“多方聯動、協同發力”的工作模式推進。街道領導多次帶隊實地勘察,精準掌握路燈分布、居民活動路線等基礎數據,積極協調聯絡掛點單位研究問題解決方案;掛點單位市接待處迅速響應,多次實地調研后給予資金鼎力支持;市紀委監委加強監督,加快推進項目進程;社區廣泛征集居民意見,通過面談、入戶走訪等形式發動群眾參與點位規劃,為路燈設置點位建言獻策;物業公司主動擔當,兜底補足剩余資金缺口,體現社會力量作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困擾北海港小區居民多年的夜間照明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如今,隨著路燈改造工程的完成,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在明亮的小區里散步、納涼。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不僅亮度較舊燈具有了顯著提升,且更環保、節能。“昨晚一踏進小區,每處有居民在納涼的地方都能聽到他們在討論哪個位置裝了多少盞燈,好評一片,每位居民都笑得很開心,效果很明顯?!鄙鐓^干部告訴記者。
下一步,東新街道將持續爭取資金,深入推進轄區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增設更多路燈、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不斷完善居民生活配套,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