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風前,觀林賞鳥,聽潮品書,此樂何極。近日,霞山觀海長廊紅樹林與海洋科普館對外開放試運營,霞山又多一處親海的“網紅打卡點”。棧道在不影響鳥類棲息環境的前提下適度亮化,周邊增加綠植和微型景觀小品,增設舒適座椅,獲得市民游客的廣泛好評。
夜幕下的霞山觀海長廊紅樹林與海洋科普館。
7月31日晚,夜幕下的霞山觀海長廊泛起流光,紅樹林棧道上人流如織。原來空曠的觀景臺,已在圍欄邊安裝了一圈桌椅,不少市民正享受憑欄聽海、海風拂面的悠閑。透過科普館的玻璃幕墻可見,到館內閱讀、觀海、休憩的市民絡繹不絕。
眾多市民前來觀賞打卡。
走進科普館,仿佛走進一座虛擬的“海洋世界”。紅樹林生物多樣性圖譜、紅樹林生態系統微模型、各類科普書籍……正值暑假,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來“遨游”紅樹林知識的海洋。“沒想到這里藏著一座寶藏打卡地,小朋友可以在玩耍中學到知識。里面還有空調、洗手間、提供飲品,假期帶娃又多了一個好去處。”正帶著兩個孩子來參觀的林女士說。
市民在二樓觀景臺一邊吹著海風一邊閱讀。
霞山觀海長廊紅樹林與海洋科普館位于霞山區海濱街道觀海路,是一個以紅樹林與海洋為主題,集科普教育、生態展示和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場所。自去年底完成建設以來大都處于關閉狀態,周邊群眾或外地游客到此總是心生遺憾。
今年7月,市人大代表到霞山區海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接待群眾時,有群眾反映,該場館資源閑置沒有物盡其用,同時,棧道夜晚燈光偏暗,缺少休閑座椅讓群眾“坐岸”觀海。市人大代表將群眾的意見傳達到科普館管理運營方,百姓“心聲”有了“回聲”。
圖文并茂的科普展區。
目前,科普館一層免費開放試運營,主要包括科普展覽、書吧、休閑餐吧和觀景平臺等,開放時間將根據內部建設需要有所調整。二層和天臺的觀鳥平臺暫未完全對外開放。
科普館未來還將開放“虛擬勺嘴鷸人機交流”“潮起潮落投影體驗”“紅樹林VR體驗”等互動項目,借助多媒體和沉浸式體驗等科技手段,展現紅樹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及重要生態功能,讓參觀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紅樹林知識,感受紅樹林的獨特魅力,提升公眾對紅樹林的保護意識。
游客在館內休息。
管理運營方有關負責人表示,霞山觀海長廊紅樹林與海洋科普館將以此為起點,秉持“全民共享、便民利民”的服務理念,打造城市美麗書屋,將閱讀與紅樹林科普、自然生態、休閑娛樂、輕食小吃、特色文創、非遺展示等融為一體,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新篇,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