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4日,湛江云媒刊登《“一鋤一鐮”見鄉愁》一文,報道了吳川吳陽鎮池珍堂農耕文化館館藏300余件農耕用具及各類物件、還原往昔農耕生活的真實場景,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4月1日,湛江市關工委授予吳陽鎮池珍堂農耕文化館“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充分發揮池珍堂農耕文化館的社會教育作用,推動傳統文化資源向教育資源轉化。
湛江市關工委授予池珍堂農耕文化館“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
湛江市關工委和吳川市關工委相關領導當日參加了池珍堂農耕文化館“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并參觀了池珍堂農耕文化館陳列的傳統農具、生活用品等展品,聽取關于該館的建設歷程及展陳內容。湛江市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授予池珍堂農耕文化館“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旨在充分發揮池珍堂農耕文化館的社會教育作用,吸引更多青少年走進池珍堂農耕文化館,將其打造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為培育時代新人、建設文化強市貢獻力量。
池珍堂農耕文化館館藏300余件農耕用具及各類物件。
池珍堂農耕文化館坐落于吳陽鎮朝陽村,館內藏品豐富,展示了300多件20世紀80年代前粵西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用具,從木犁、鐵犁、耙、打禾機等農耕工具,到搪瓷臉盆、杯碗、縫紉機、織布機等生活用品,系統展現了吳川農耕文明的歷史脈絡,生動還原了吳川鄉村生產生活的歷史圖景。池珍堂“農家書房”則陳列了許氏家族歷代積累的3000余冊藏書及各類榮譽證書,記錄了家族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
池珍堂農耕文化館藏有300多件農耕用具。
“池珍堂農耕文化館通過實物展示與文化傳承相結合的形式,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了解鄉土歷史、感悟勞動智慧的實踐平臺,是鄉村文化振興與青少年德育教育融合的一個典型范例,可助力青少年鄉土文化教育,推動傳統文化資源向教育資源轉化。”吳川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招勵評價說。
池珍堂農耕文化館館長許志勤表示,建設農耕主題文化館,旨在保存鄉村記憶,弘揚耕讀文化,下一步,該館將依托教育基地功能,聯合學校及社會組織開展研學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感受農耕文化魅力,厚植家國情懷,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