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8日下午召開的銀行機構助力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湛江市政府與各銀行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年總授信額度2.11萬億元;12家銀行與24家企業進行授信簽約,為簽約企業提供合計459億元的授信額度,重點支持我市“四綠一藍”等支柱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簽約,在湛江搭建起政銀企溝通交流的新平臺,開辟服務經濟發展的新渠道,聚“金融活水”,促“產融結合”,潤“新質生產力沃土”,讓更多“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不斷激發經濟活力。
引金融“活水”,解企業發展之渴
當日,活動現場暖意融融。場內,政府、銀行和企業代表就金融投資、重點項目、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場外,銀行機構專業人員現場“擺攤設點”,通過銀企對接、洽談交流以及參觀推介等多種形式,針對企業需求進行解答和指導。
此次簽約的銀行機構,既有國有大行的“壓艙石”作用,也有股份制銀行的創新活力,更包含深耕本土的法人機構,同時還有政策性銀行服務國家戰略的精準發力。合作協議總授信額度高達2萬億元,重點聚焦“百千萬工程”“制造業當家”“綠美湛江”等主戰場,充分體現了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其中,市政府與廣東省農行已經率先于今年1月8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作為湛江地區重要金融力量,農行湛江分行堅持與地方經濟社會同頻共振、協同發展,緊扣“五篇大文章”,持續加大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以高質量金融供給服務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12月末,各項貸款余額超650億元,貸款規模居全市金融機構首位。
引金融“活水”,解企業發展之渴。省委金融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湛江正迎來“雙區”建設、海南自貿港聯動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的黃金發展期。巴斯夫等重點項目逐步建成投產,廣湛高鐵即將貫通,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重點航段改擴建工程穩步推進。這些重大項目的實施,既需要金融活水的精準澆灌,也為金融創新提供了廣闊舞臺。各金融機構要當好實體經濟的“輸血泵”,架起普惠金融的“連心橋”,打造科技創新的“助推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澎湃動力。
金融總量保持粵東西北第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
近年來,湛江積極打造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集聚了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組織)120家,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務;金融業穩步發展,金融總量保持粵東西北第一。
2024年,湛江銀行業持續優化金融服務,各項貸款規模連續四年在粵東西北排名第一;2024年全年各項貸款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2個百分點(高于珠三角地區平均增速4.3個百分點);“白名單”項目數、授信金額、放款金額均居粵東西北第一,為湛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金融活水。
各省行及轄內銀行機構聚焦我市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在賦能我市制造業創新升級方面,2024年末湛江轄區制造業貸款余額508.73億元,同比增長22.3%,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13.4個百分點,同比增速居全省第1位。轄內銀行機構累計為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廉江核電4個千億級重大產業項目提供授信907億元。
在促進“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方面,轄區銀行業機構創新支農助農產品、豐富鄉村金融供給,推動信用村“整村授信”,創新開展現代化農業產業園“整園授信”。信用村“整村授信”覆蓋率100%,授信金額381.17億元。
“支持湛江高質量發展,既是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更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廣東金融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曉勇說,各銀行機構要主動擔當作為,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與湛江發展戰略有機銜接,聚焦重點領域,精準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共進。同時,要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湛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升金融服務的適配性,不斷優化金融供給,持續提升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