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湛江日報報道了赤坎區百姓村年例活動盛況。這一天,筆者也在現場,零距離感受這場獨具特色的湛江民俗盛宴,大飽眼福之余,更多的是震撼和欽佩。
百姓村的年例活動是湛江年例中深具代表性、令人驚嘆的民俗展演。這一天,萬人空巷,光巡游隊伍就有好幾公里長,一路彩旗飄飄,鼓樂喧天,鞭炮齊鳴。你看那飄色隊伍驚艷多彩,一批批孩童經過精心打扮,頻頻向人招手,活靈活現演繹著古老的傳說。一只只醒獅憨態可掬但又不失威風……這一切印證了湛江年例大過年的說法,是對民俗的禮贊,對年味的補充和豐富。
年例是湛江民間特有的節日,是土生土長的傳統民俗。年例不僅承載著人們敬神拜祖的古老傳統,更寄托了人們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深切祈福。湛江年例以非遺為魂,以巡游為形,以各種表演作支撐,展現出令人羨慕的文化多樣性,成為湛江人情感寄托與節日文化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
透過湛江的年例,我們看到湛江人對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對非遺保護的堅守與熱愛;看到湛江傳統文化特色和城市人文精神最精彩的相濡以沫的底色;看到湛江人的才藝與智慧、熱情與團結,還有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人們以敬畏敬重之心看湛江年例,充分認識湛江年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越是傳統的東西,深受百姓喜愛的特色節目,越富生命力。湛江年例是傳統與現代的優美結合,展示著湛江人的熱情與智慧,吸引八方游客前來體驗。我們要擦亮這張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精心做好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讓湛江年例舞得更歡、做得更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