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雷州半島綠浪翻涌、花果飄香,荔枝龍眼育花苞,芒果枝頭新掛果,菠蘿地里果漸香……這片熱土的“香甜密碼”,藏在湛江市湖光巖畔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亞所”)。
從助力徐聞菠蘿逆襲成“網紅果”,到在攀枝花締造百億級晚熟芒果產業帶;從守護近4000份種質資源,到鄉村振興“金種子”遍撒全國。南亞所長期以來,立足湛江,服務全國,不斷豐富熱帶種質資源多樣性,夯實種業發展基石,助力我國熱帶農業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
種業突圍:一粒種子的逆襲經濟學
徐聞菠蘿的逆襲之路,是南亞所種業創新的生動縮影。當地種植歷史悠久,但品種單一、上市集中、品質不穩定等一度成為菠蘿產業發展壯大的掣肘。早在2007年,南亞所菠蘿研究團隊就從試驗基地收集保存的128份菠蘿種質中,篩選出了10個優良雜交育種親本,通過雜交、觀察和篩選,獲得100多個優良單株,進一步優選獲得優良株系20多個。目前,在徐聞推廣種植的“金菠蘿”“臺農16號”“臺農17號”具有生長勢強、果眼淺、果肉細膩、果型漂亮、較豐產、經濟性狀優良的特點,在產量、果品、價格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此外,南亞所自主選育品種“熱農8號”“熱農56號”等熱農系列或品質出眾,或具抗黑心病等優良特性,目前也已陸續在示范推廣。
新品種菠蘿。
在“中國第一甜縣”遂溪,楊建偉夫婦引進南亞所甘蔗良種后,畝產從4噸躍至7噸,因其含糖量更高,收購價每噸也比普通品種漲了幾十塊錢。嘗到“甜頭”的夫婦倆積極開展甘蔗新品種引進與示范推廣,帶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休閑觀光農業等特色產業,逐漸成長為當地甘蔗產業的領頭羊。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南亞所聯合培育的荔枝新品種“早巨荔1號”(仙桃荔)經過氣候與市場的雙重洗禮,憑借其耐貯運、特大果、早熟、優質的優越性狀表現迅速成為水果市場的“新寵”。位于湛江徐聞基地的仙桃荔去年畝產值約為普通荔枝的5倍,吸引了全國各地龍眼荔枝產區的種植大戶紛紛前來觀摩、品鑒、取經。
圓滾滾的可愛造型、奶油香的獨特口感以及豐富的營養物質,今年,素有“堅果之王”美譽的澳洲堅果讓廉江石嶺鎮龍飛村村民的年味添色不少。2021年,該村從南亞所引進了矮化、早結的澳洲堅果品種試種,目前已成功結果。1979年,南亞所開始進行澳洲堅果的引種試種研究,選育出了“南亞1號”“南亞2號”“南亞3號”“南亞12號”“116號”“922”等,在廣東、廣西、云南、貴州、西藏等地均設有基地,為當地的堅果集中種植地提供品種與技術支撐。其中,實生選育的澳洲堅果品種“南亞12號”和“南亞116號”具有豐產、果仁品質優等特點,已通過了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俯瞰南亞所劍麻科研基地。
對四川攀枝花的眾多農戶而言,繁茂的芒果花則是他們新春最美的風景。近30年來,南亞所一批批科技人員奔赴金沙江干熱河谷流域,通過組建“一主多元”專家服務團隊和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為新品種和配套技術快速推廣提供科技保障,不斷引進改良、培育試驗推廣品種,在當地“種”下了芒果產業蓬勃發展的甜蜜事業。金沙江干熱河谷流域芒果種植面積從不到1萬畝發展到100多萬畝,芒果產業成為該區域農業支柱產業,芒果樹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數十年來,一粒又一粒湛江良種,在雷州半島孕育,撒向大江南北,目前已輻射海南、西藏等10余個省份,形成了“育繁推一體化”鏈條。
立足湛江:打造“育種寶地”基因庫
我國熱區僅占世界熱區面積的0.98%,卻是我國天然橡膠的唯一產區和全國重要的“糖罐子”“果盤子”“菜籃子”基地。“廣東省是我國熱區的重要區域,雷州半島3.26萬平方公里是典型代表,具有良好的光熱資源條件,冬季光照充足、有效積溫高。”南亞所所長杜麗清指出,湛江種業研究頗具天然優勢,是果樹、蔬菜育種的天然寶地。
“育種是場‘馬拉松’,成功選育出一個品種一般要經過十幾二十年。”杜麗清說。這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研究,是一項代代傳承、體現團隊協作精神的事業。
70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育種人的癡心堅守、苦心鉆研,南亞所的研究成果早已從“一粒橡膠種子”發展為“蔬果糧大家庭”——湖光巖周邊的紅土地上,菠蘿、芒果、澳洲堅果、荔枝、龍眼、香蕉等南亞熱帶水果香飄四野,劍麻和甘蔗等熱帶纖維和糖能作物競相生長,玉米、蔬菜和馬鈴薯等熱帶糧食與蔬菜等作物應有盡有。
劍麻科研基地。
南亞所的一份份“成績單”上也記錄著育種人在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新品種選育、作物栽培、采后貯運保鮮等方面揮灑的汗水:建立了國家熱帶果樹種質資源圃、廣東省南亞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農業農村部菠蘿種質資源圃,保存各類作物資源共139科1437種4000余份,培育了天然橡膠、劍麻、熱帶果樹以及適宜機械化收獲的甘蔗等一批南亞熱帶作物新品種(系)。
向新而行:為“百千萬工程”注入“芯”動力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是種業發展的基石,是支撐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資源,現代育種的每一次成功突破都離不開優異種質資源的發掘利用。
近年來,南亞所在熱帶特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創新利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在芒果菠蘿方面,收集全世界種質資源450余份,獲批新品種保護權28項,選育的優質高產抗逆芒果新品種“熱農1號”,全國累計推廣15萬畝。選育的“熱農8號”菠蘿新品種,是湛江市第一個自主產權品種,果眼淺、果皮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是非常有推廣前景的新品種,將在雷州半島大面積推廣。
南亞所菠蘿新品種選育基地,科研工作者正在觀察菠蘿苗生長情況。
在荔枝龍眼香蕉方面,收集保存種質資源800份,獲批香蕉新品種保護權11項,選育荔枝新品種2個。荔枝新品系“仙桃荔”填補了早熟特大果荔枝品種的空白,已在徐聞、廉江開始推廣,效果顯著。在甘蔗方面,收集保存甘蔗種質資源340份,選育新品種11個,獲批新品種權保護6項。推出的農機農藝配套、新品種在雷州、遂溪大面積推廣。在澳洲堅果方面,收集保存種質資源260余份,培育澳洲堅果新品種12個,從無到有,在廣東累計推廣15萬畝。另外,在馬鈴薯、蔬菜、南藥等方面也成績突出。
“種質資源收集、創新利用,選育突破性品種,是長期性、基礎性、利干秋的事業,需要幾代人的久久為功。身處湛江這片熱土,南亞所將矢志不渝為熱帶種業發展而貢獻力量。”杜麗清表示,下一步,南亞所將繼續立足雷州半島資源稟賦和農業發展需要,圍繞我國熱作科技創新和現代種業發展需求,加快國內外資源的收集保護,豐富種質資源多樣性;強化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促進資源高效利用;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提升種業創新水平,全力以赴打贏種業“翻身仗”,賦能“百千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