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頻現雷州灣。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海上大熊貓”,全球數量僅約6000頭。而湛江雷州灣,就暢游著近千頭中華白海豚,是世界第二大中華白海豚種群,最新監測顯示,雷州灣白海豚種群穩定壯大。
去年以來,成群的中華白海豚頻頻暢游雷州灣,追逐戲水、翻轉跳躍,在海面上盡情“高歌”,火爆出圈。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湛江市政協主席李多民,省人大代表馬燕妮紛紛發聲,呼吁加強湛江沿岸領域中華白海豚保護,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將中華白海豚打造成生態名片。
“湛江海域有潛力成為中國海域中的中華白海豚避難所,應高度重視對湛江海域中華白海豚種群的保護。希望多措并舉,切實加大對湛江沿岸領域中華白海豚保護。”李多民表示。
得益于不斷加強的海洋環境保護,使得人們與中華白海豚的 “美麗邂逅”已不算稀罕事,但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環境還是存在著很大的挑戰。
代表和委員們在調研中發現,自2023年8月中旬開海捕魚以來,湛江東部海域中華白海豚受傷數目呈明顯上升趨勢,船艇螺旋槳容易使中華白海豚受傷甚至死亡;大、中功率單拖網船和對拖網船的過度漁業活動會增加中華白海豚覓食困難度;網箱養魚、蠔樁養殖和海岸線隨意開發養殖場使得沿岸生態系統遭受嚴重破壞,極易造成赤潮發生……種種因素,對湛江東部海域中華白海豚帶來了生存危機。
李多民指出, 湛江現有的雷州灣中華白海豚市級自然保護區于2007年4月26日建立,面積為2058公頃,但該自然保護區并不是湛江東部海域中華白海豚種群的核心棲息地(核心棲息地在南屏島水域),保護效果并不理想。馬燕妮也表示,在中國大陸沿岸的5個中華白海豚種群中,唯有湛江沿岸海域的中華白海豚種群還沒有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建議進一步加強海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以雷州灣中華白海豚的社群和家域為依據,重新規劃雷州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的位置,建立南屏島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并盡快把湛江雷州灣中華白海豚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升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從而對中華白海豚提供更全面的保護。”李多民說,希望省有關部門撥付專項經費,專門用于湛江中華白海豚資源的保護和保護區的建設以及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等活動。
“保護中華白海豚不僅僅是保護一個物種,更是保護整個海洋生態環境,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藍色財富’。希望通過多方聯動,形成共同保護合力。”馬燕妮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重視,可聯合湛江市中華白海豚保護協會暨人大代表聯絡站等機構,拓寬海內外宣傳渠道,亦能提升綠色湛江的知名度、美譽度。此外,可以探索“政府+人大聯絡站+協會”的中華白海豚保護新模式,在創新保護中華白海豚過程中,更好發揮好政府、人大代表、民間組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