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11月16日,“綠美湛江—粵動粵美”第五屆森林文化周活動啟動,其中一個環節是體驗森林頌缽。這屬于“聲療”的一種,可讓人感受到深度的放松和平靜。
叮叮叮……曬著暖陽、伴著微風,當療愈師輕敲頌缽,清澈而悠揚的聲音穿透林間。這場森林里的“聲療”,為我們打開了解森林康養的一扇窗。
森林康養是以促進大眾健康為目的,利用森林資源、優良生態環境資源、林區食藥資源和生態文化資源并與醫學、養生學、自然體驗等深度融合,科學開展養生、養心和養老的生態服務活動。近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人表現出了對森林康養的需求。
發展森林康養,廣東亮點突出。自2018年啟動森林康養基地培育以來,廣東省依托國有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森林旅游企業等主體進行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目前,在冊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67個(含試點),其中正式授牌28個,分布在全省15地級以上市的42縣(市、區)。計劃到2025年底,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將達100個,森林康養質量服務體系將更加完善。而湛江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早就被網友贊譽為“深呼吸首選”的“洗肺之城”。到湛江一探“森林氧吧”,來一場“森呼吸”之旅,成為一時“打卡”熱點。近年來,湛江在鄉村綠化美化、紅樹林保護、雷州半島熱帶季雨林保護與恢復、古樹名木保護、沿海防護林修復等方面取得不俗成效,廣大市民從開窗賞繁花、出門見森林中感受到了“森林氧吧”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如今,依托豐富且獨特的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大有可為。
目前,省內不少兄弟城市發展森林康養可圈可點。例如,梅州南壽峰的“森林+療養”發展模式,以中醫藥養生旅游為核心,種植紅豆杉等南藥、加工養生產品、提供中醫藥理療、養生藥浴、按摩等療養項目,打造生態養生完整的產業鏈,帶動周邊鄉鎮的商鋪、藥店,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肇慶懷集尋源谷探索“森林+運動”模式,內有豐富多樣的戶外運動場地,提供了多項戶外運動,如山地越野、山地騎行和戶外露營等,利用森林的自然優勢和療愈效應,增強運動康養的效果。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湛江森林康養產業要“突圍而出”,一方面,要積極引導有條件的鄉鎮、企業打造森林康養基地、森林康養小鎮等,讓森林康養成為區域綠色發展的新坐標、新名片。比如扎根湛江70年的雷林公司,就擁有成為森林康養龍頭的巨大潛力。另一方面,則是要在品牌IP的塑造上下功夫。突出湛江本土特色和生態優勢,強化品牌辨識度,精心設計打造一批極具吸引力、又能展現湛江特色的森林康養文化體驗活動項目,探索開展森林步道、養生飲食、森林茶館等體驗項目。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