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島紅樹林片區綠意盎然。
鷺鳥翩翔,春風送爽,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綠意盎然、春和景明。
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察看紅樹林長勢和周邊生態環境。他強調,這片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
殷殷關懷暖人心,諄諄囑托催人進。麻章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加強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和集中連片修復,并規劃在金牛島片區建設湛江麻章紅樹林海洋濕地公園,選址建設紅樹林博物館,打造紅樹林科普教育基地,助力湛江打造“紅樹林之城”。
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組圖)
“為自己的保護工作感到自豪”
金牛島紅樹林片區面積3000多畝,從空中俯瞰,一片片紅樹林宛如一個個綠色島嶼,散落在淺海間,水路縱橫交錯,蔚為壯觀。這里不僅是凈化海洋的“海上森林”,更是候鳥棲息的生物多樣性寶庫以及魚蝦貝蟹和鳥類的“天堂”。湛江共有26種紅樹林植物,而金牛島就有10種,是紅樹林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的地區。
“金牛島紅樹林片區是我們的生態‘寶藏’,近年來,麻章區不斷加大紅樹林保護修復,總書記到這里考察紅樹林,讓我激動又自豪。”麻章區自然資源局局長黎亦鵬回憶起當天的場景,仍難掩激動。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西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時指出,保護珍稀植物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以視頻方式出席《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并發表致辭,宣布中國將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
“總書記強調,這片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這句話說到了我們心坎上。”湖光鎮黨委書記黃志超說,近年來,湖光鎮常態化開展紅樹林生態資源保護和修復工作,在全鎮形成了“人人都是紅樹林守護者”的良好氛圍。
經過多年的耕耘守護,如今這片紅樹林呈現“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的近岸海洋生態系統,碧海藍天、白鷺齊飛,儼然成了海上“鳥的天堂”,呈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
鷺鳥棲枝。
“為海洋生態保護貢獻力量”
“雖然沒有機會親自上場,但能全程見證,我感到非常榮幸、非常激動。”李海燕是當天的備用講解員,2021年進入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李海燕做足功夫,全面學習紅樹林科普知識,掌握湛江紅樹林保護和修復基本情況和數據。
今年是李海燕在紅樹林保護一線工作的第三年。“我是學生態學專業的,能夠把專業知識應用到工作上,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貢獻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總書記不僅關心紅樹林,還關心整個紅樹林的生態系統。作為一名保護紅樹林的工作者,我備受鼓舞。”李海燕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紅樹林濕地保護的關心和重視,讓其工作動力更足了,她將牢記囑托,立足崗位,與大家攜手守護紅樹林。
在金牛島紅樹林片區,不僅可目睹湛江“千島湖”美景,還可見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2022年7月9日,麻章區法院設立“紅樹林保護普法站”,組建“紅樹林保護宣講團”走進金牛島,為游客、學生進行科普。2023年2月,麻章區檢察院在麻章區湖光鎮世喬村金牛島掛牌成立紅樹林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站,依托“公益訴訟觀察員”“平安夜訪”等工作機制,廣泛宣傳保護紅樹林資源。
“當前,麻章區加強部門聯動,強化執法檢查,構建起多部門聯動守護紅樹林的長效機制,持續提高廣大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共同守護紅樹林濕地。”黎亦鵬說,將用實際行動踐行保護生態環境的使命擔當,為湛江打造“紅樹林之城”貢獻力量。
游船凌波。
“全力推進紅樹林修復保護”
“在金牛島紅樹林片區見到總書記,我興奮不已。”麻章區湖光鎮世喬村黨支部書記許偉寧說,這一片紅樹林與世喬村村民相依相伴已有數百年,也和村民結下了不解之緣。
“村民都知道紅樹林不僅可以幫助抵擋風浪,還可以涵養生態環境。”許偉寧說,村民保護紅樹林的意識不斷提升,還組建起紅樹林巡邏小組,定期開展巡邏守護工作,保護紅樹林的村規民約也在村里代代相傳。
“總書記察看金牛島紅樹林片區,對紅樹林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許方宏說,我市以建設“紅樹林之城”為抓手,嚴格落實保護區內紅樹林資源管護責任,實施紅樹林常態化、網格化巡護監管模式,以組建護林員隊伍、無人機航拍監測等方式加強保護區巡查巡護,實現對全區紅樹林資源全覆蓋監管。同時,嚴厲打擊破壞紅樹林資源的行為,保護區與相關單位建立多部門聯防聯控體系,常態化開展“綠盾行動”“碧海行動”“雙百日”等林業系統專項行動,堅決保護紅樹林資源和紅樹林生態安全。
觀景棧道。
“打造湛江紅樹林新名片”
“目前,麻章區正積極推進湖光鎮金牛島片區紅樹林營造修復,開展相關項目前期規劃設計,并計劃在金牛島片區規劃建設湛江麻章紅樹林海洋濕地公園,選址建設紅樹林博物館,打造紅樹林科普教育基地。未來,這里將成為湛江紅樹林的一張亮麗新名片。”談到金牛島紅樹林片區規劃,黎亦鵬信心滿滿。
湛江已建立起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0278.8公頃。在全世界紅樹林面積仍以年1%遞減的背景下,湛江紅樹林面積卻逐年增長,被國際濕地專家稱為世界濕地恢復的成功范例。
當前,湛江凝心聚力打造“紅樹林之城”,全面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和利用,大力推動紅樹林生態保護與濱海旅游、觀光農業、休閑漁業等業態深度融合,充分挖掘紅樹林的經濟社會價值,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