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湛江市作家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出推文《湛江市作家協會2025年新會員審批結果公布》:湛江市作家協會2025年新入會會員審批工作于近日完成。經嚴格審議,決定批準51位申請人加入湛江市作家協會。其中,2016年出生的湛江市第三十五小學四年級學生蔡維翰榜上有名,成為湛江市作協最年輕的會員。
年僅9歲的他
在文學創作領域嶄露頭角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浪潮中,少年一代正以蓬勃朝氣接過文化薪火,蔡維翰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年僅9歲的他,在文學創作領域嶄露頭角,用一首首詩詞書寫著新時代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堅守。
在各類全國性文學賽事中,蔡維翰屢獲佳績。其中,包括獲得“美爵雅韻·陌上花開”全球詩歌大賽少兒組三等獎、首屆“少年眼中的春節”全國詩詞創作大會三等獎,在第二屆“陽光少年報·少年讀中國”全國征文大賽中獲小學組優秀獎,在“千花藝術杯”2025書香中國少兒原創歌詞征集活動中摘得兒童組優秀獎,在2024年獲粵港澳大灣區小學生詩歌季三等獎。
2025年8月,蔡維翰的詩作《甘露殿》入選西安地鐵“唐小詩童詩專列”,讓往來乘客在穿梭城市間便能邂逅少年筆下的詩意;其作品《空城》不僅發表于《今古傳奇》少年文學2025年第七期,更助力他入圍第三屆光芒少年文學獎;他創作的《初夏》與《中秋偶書》兩首詩詞,入選中華詩詞學會出版的《當代優秀詩詞典藏大系》,得到專業領域的認可。
這份文學天賦的萌芽,離不開家庭濃厚的文化氛圍滋養。蔡維翰自幼便與詩詞、書法結下不解之緣,4歲時便能背誦《出師表》,6歲開始嘗試創作近體詩,8歲時其詩作便已登上國家級刊物,成長軌跡與傳統文化深度交融。自2024年起,他已創作近體詩80余首,其中50首作品得以發表。在《湛江晚報》“小湛同學”未成年人成長周刊發表40首詩作與2篇散文,在省刊《少男少女》雜志發表4首詩作,在《今古傳奇》少年文學雜志發表1首詩作,還在西安地鐵“唐小詩童詩專列”手環展板呈現1首詩作,另有2首詩作登上國刊《詩詞月刊》。
蔡維翰能在文學道路上快速成長,背后是家庭、學校與個人三方的共同努力。家庭方面,父母始終秉承“傳承傳統、弘揚國粹”的理念,為他營造沉浸式的文化學習環境,引導他從經典中汲取養分;個人層面,他遵行中華詩教“立德修身”之道,以高度的自律與熱愛深耕詩詞創作;學校層面,湛江市三十五小則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為他的成長提供了廣闊平臺。
如今,蔡維翰是廣東省小作家協會會員、湛江市作家協會會員、湛江詩社社員,亦是霞山詩社、湛江市二中詩社社員,還加入中華詩詞學會官網詩詞組織雅韻流芳社,成為湛江市硬筆書法協會會員。
對于詩詞創作
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心得體會
談及近體詩創作,蔡維翰有著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心得體會。自6歲接觸近體詩以來,他便摸索出一套貼合自身的學習路徑——將語文課上所學的拼音知識與詩詞平仄相結合,通過查詢字典確定韻腳押韻的字,再逐步完成遣詞造句。在他看來,近體詩創作并非脫離課本的“空中樓閣”,而是將課堂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的過程。
在眾多詩詞體裁中,蔡維翰對五言絕句情有獨鐘,至今已學習創作3年有余,發表的作品也以五言絕句為主。他深知五言絕句的創作難點——字數少,講究每一個字都要“用活、用精”,需用短短20個字來描繪一幅畫面或表述一件事情,對詞匯量與表達能力要求極高,堪稱律詩絕句中最難駕馭的體裁之一。
而創作過程中的反復修改,更是蔡維翰克服難點的關鍵。以他7歲時創作的《初夏》為例,這首最終登上國家級平臺的詩作,前前后后經歷了無數次打磨,每一個字詞的調整、每一處意境的優化,都凝聚著他的心血與思考,最終才通過中華詩詞學會老師們的嚴格審核,刊登在《中華詩詞》雜志官方公眾號上。
中國古典詩詞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數千年發展,積淀著中華民族的情感與智慧,是民族重要的精神標識,更是推動文化創新發展的寶貴資源。但當下,國內兒童詩歌創作領域以新詩為主流,舊體詩創作的占比很小,中華優秀傳統詩詞的傳承面臨挑戰。新時代青少年作為文化傳承的主力軍,更應主動肩負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讓古典詩詞薪火相傳。蔡維翰深知這一點,他將自己創作的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24首詩作發表于《湛江晚報》“小湛同學”未成年人成長周刊,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讓更多同齡人感受舊體詩的魅力,愛上古詩詞、喜歡舊體詩創作,共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讓古典詩詞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以少年人的赤誠
將對家鄉湛江的熱愛傾注筆尖
“天藍白鳥水低飛,海入城中映日暉。牡蠣魚蝦調鼎聚,香留齒頰不思歸。”蔡維翰筆下的這首七言絕句《湛江》,便是對家鄉熱愛與詩詞功底的融合。這首詩采用平起首句押韻的格式,用韻為平水韻部五微平聲,格律嚴謹、音韻和諧。在蔡維翰眼中,湛江不僅是“海入城中映日暉”的壯闊景致,更是藏著煙火氣的溫暖家園。他會為老街巷里一碗熱氣騰騰的海鮮粥駐足,細心品味其中的家常滋味;也會因紅樹林間嬉戲的幼鳥動容,靜靜觀察自然生靈的靈動。這些日常點滴都化作他創作的養分,融入詩詞的平仄與韻味之中。
每一次提筆,蔡維翰都以少年人獨有的赤誠,將對湛江的熱愛傾注筆尖。讀者們透過他的詩句,既能看見碧海藍天、白鳥低飛的壯闊景象,也能品味牡蠣、魚蝦匯聚的市井煙火,更能感受到那份“香留齒頰不思歸”的眷戀。這份深植于心的湛江情,讓他的詩既有少年意氣的鮮活,又飽含對故土的深情,成為湛江詩社中一抹亮眼的青春色彩,也讓更多人通過少年視角,重新認識這座海濱城市的詩意與美好。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