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赤坎區市場監管局在赤坎區百園市場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 服務惠民生”“百姓點檢日”進農貿市場暨保健食品科普宣傳活動。(據4月7日中國質量新聞網)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僅依靠經營者自律是不夠的。以往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是市場監管部門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食品安全風險較高的品種、項目等制定年度抽檢監測工作計劃。“你點我檢”活動的推出,可以讓市民選出自己想要抽檢的食品品種和檢驗項目,然后由市場監管部門攜同第三方檢測機構,根據市民的需求、按照監督抽檢程序去到各個場所做采樣抽檢的活動,并及時向社會公布“你點我檢”活動抽檢結果,依法對活動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開展核查處置。這樣的做法,提升了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抽檢知曉度,利于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構建群防群控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值得推崇。
實踐證明,要讓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更加完善,必須讓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進來,形成全社會監管的合力。具體而言,政府部門一方面要及時公開食品安全信息,讓社會公眾能夠做到清楚明白;另一方面,要積極組織和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建立社會監督的體制和渠道,讓普通老百姓理直氣壯、隨時隨地參與監督。
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是對政府監管的重要補充。社會公眾,尤其是消費者,是最直接、最有動力的食品安全治理力量。我國食品生產者、經營者眾多,業態復雜,而且以分散經營為主要形式,加之政府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因而僅僅依靠政府治理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捍衛食品安全,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監管,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
“你點我檢”活動以檢驗檢測“小窗口”促進食品安全“大監管”,對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意義重大。總之,將公眾參與引入食品安全治理的全過程,持續常態化、規范化開展“你點我檢”活動,推動活動進鄉鎮、進社區、進學校、進市場,構筑公眾廣泛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模式,才能提高食品安全治理的效率,更好提高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和安全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