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兩會期間,生育保障與托育服務成為政協委員履職建言焦點,多位委員提出創新建議,通過數字化轉型與制度創新破解生育痛點。
推進生育津貼“免申即享” 提升民生服務效能
生育津貼對保障女職工生育期間權益、減輕家庭生育負擔意義重大。就如何優化生育津貼申領流程,市政協委員劉立創提出“免申即享”改革的建議。
他建議借鑒杭州、深圳等地經驗,在定點醫療機構結算生育醫療費時,醫保系統自動獲取參保人身份、生育類型、醫療費用等數據,實時傳輸識別,通過智能計算模塊生成津貼金額,醫保經辦機構核定后直接撥付至社保卡金融賬戶,實現 “零材料申報、零跑腿辦理”。同時,建議將審核周期從2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參保人可通過 “粵醫保” 小程序實時查詢進度,讓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
陪產假制度改革 構建責任共擔育兒支持體系
“在實際實行的過程中,落實陪產假制度還存在不少短板,存在休假時長‘縮水’、收入下降等問題,亟待引起重視,需通過政府、用人單位等合力推動陪產假規范落地。”為進一步完善托育服務體系建設,解決年輕父母生育養育的后顧之憂、減輕他們照護嬰幼兒的壓力,市政協委員莊小建建議要進一步落實男職工陪產假制度。
“多方合力推動陪產假規范落地,營造全社會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圍,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莊小健提出從法律保障、生育保險改革、靈活休假機制三方面推進。強化法律保障,健全產假和陪產假法律法規,加強法律銜接與監管。推動生育保險制度改革,實現男職工責權相符,通過生育津貼補貼用人單位,變革繳費模式、提高支付能力。探索靈活休假機制,結合崗位需求明確陪產假安排,保障休假期間工資福利與職工權益,推動男性育兒責任從 “政策倡導”向“社會共治”轉型。
完善托育服務體系 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莊小健指出,年輕一代面臨就業、贍養老人、撫育下一代多重壓力,嬰幼兒照護問題成為家庭生育的攔路石。他建議進一步完善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營造全社會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圍。
他建議通過宣傳引導、政策扶持、社區嵌入三維聯動完善托育服務網絡。一方面加大國家生育政策、普惠托育服務宣傳,提升大眾認知。同時,政府應出臺政策,按托育班規模適當增加教師編制,鼓勵幼兒園開設托育班,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他建議發展嵌入式托育服務,由市生育協會牽頭整合社區資源,推動優質普惠托育服務進社區,選定符合條件場所舉辦社區托育服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