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學校邀請了幾位很厲害的作家給我們講作文。在此之前,我寫作文時常常抓耳撓腮,半天憋不出幾個字,總覺得寫作文又難又無趣。聽完這場講座,我像是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收獲特別大。
作家老師分享了很多實用的寫作方法。他提到,寫作文前先擬定提綱至關重要,就像建房子得先搭好框架,比如寫游記,按游覽順序依次介紹景點,能讓文章條理清晰。同時,細節描寫是文章的“靈魂”,把“他跑得很快”寫成“他如離弦之箭般沖了出來,腳步帶起的塵土還沒來得及落下”,能讓內容更生動。老師還鼓勵我們大膽運用修辭手法,為作文增添色彩。
聽完講座,我深受觸動,意識到過去是自己沒有找對方法。這次講座,就像是讓我開了竅,找到了提升作文水平的關鍵。相信只要我每天堅持閱讀和摘抄,周末外出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定能突破寫作瓶頸。
點評:這篇作文展現了學生在聽完寫作講座后的深刻反思與收獲。小作者認識到建立框架的重要性,體現出對謀篇布局的初步理解。同時,文中提到通過閱讀積累素材、突破寫作瓶頸的觀點,凸顯了輸入與輸出并重的學習意識。這是一篇展現成長軌跡的習作,既有理性思考,也流露出突破自我的決心,值得鼓勵。
指導老師:康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