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地處熱帶、亞熱帶過渡區,水果種類豐富,廉江紅橙、茂名荔枝等產品更是享譽中外。湛江海關立足崗位職責和當地資源優勢,找準海關服務“三農”著力點,采取系列措施推動轄區特色水果擴大出口,不斷拓寬農戶增收渠道,讓農產品出口成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引擎”。
2月26日,記者從該關了解到,2024年該關監管特色水果出口1.1萬噸,貨值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5%、31.0%,暢銷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21個國家和地區。
海關關員查看紅橙種植生長和病蟲害發生情況。通訊員 馬春秀 攝
管住“田間”到“舌尖”質量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質量安全是消費者最關心的要素,也直接影響著出口水果的市場競爭力。保障出口水果檢疫和食用安全,是海關工作的關鍵一環。
在廉江市橙鄉人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出口果園內,海關關員正手持檢查裝備,來回穿梭于紅橙果樹之間,仔細查看紅橙生長和病蟲害發生情況。該公司負責人麥丹說,“多虧海關來指導我們開展有害生物防治和規范使用農藥,今年病樹病果明顯減少了,農戶們的出口信心更足了。”
為助力水果出口品質提檔升級,湛江海關從源頭抓起,聚焦“標準可控”關鍵點,深入田間地頭“一對一”指導農戶做好農用化學品使用、產品溯源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著力降低出口水果農藥殘留量和有害生物攜帶風險。同時,實時收集境內外貿易動態和質量安全預警信息,組織業務專家“面對面”開展政策宣講和技術標準培訓,針對農殘、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開展專項檢測,保障轄區水果安穩出口、安全“入口”。
2024年,該關開展出口水果安全風險監控195項次,成功推動湛江百香果、麒麟果實現首次出口,廉江紅橙首次出口新加坡。
按下保鮮通關“加速鍵”
時間就是金錢。對于出口鮮果而言,通關效率直觸農戶的“急難愁盼”,快一天,或許就能提前上市賣個好價錢;慢一天,產品腐敗變質可能就意味著血本無歸。
熱帶水果味甜汁多,相較其他水果保鮮要求更高,荔枝又是其中保鮮期較短的一類。“每到荔枝成熟季,海關關員都不分節假日加班加點,全天候保障我們的荔枝快速通關。在海關的幫扶下,我們合作社農戶的收入增長了近四成。”廉江市良垌日升荔枝專業合作社盧亞金說。
為打通鮮果出口“快車道”,助力果農把“紅果子”轉化為“紅票子”,該關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活動,扶持企業用好用足海關政策紅利,為果園、合作社、出口企業“牽線搭橋”;安排專業人員“一對一”幫扶企業,采取“線上資料審查+實地考核”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水果企業采用“一站式”辦理出口注冊登記。
該關還強化智慧賦能,持續用好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提供“7×24小時”全天候申報、線上預約查檢、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等便利化措施,做到“即報、即檢、即出證”,全力保障鮮果甜蜜出海“零延時”,鋪穩果農增收致富路。2024年,該關保障荔枝、龍眼等361批、4766.8噸鮮活易腐水果快速通關。
注入鄉村振興“新動能”
農產品出口一頭連著對外貿易,一頭連著鄉村振興。為促進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轉化,把“小產品”做成“大產業”,湛江海關采取系列幫扶措施,聯合地方政府加強特色水果品牌建設,做好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化零為整形成出口合力,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引導企業開展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幫扶轄區88家水果果園及包裝廠獲出口注冊登記資質,7家出口果園獲評廣東省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帶動1.2萬名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
“鄉村振興首先要靠產業。湛江、茂名有許多特色農產品產業,我們會進一步深挖這些產品的出口潛力,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加強政策引導和技術幫扶,推動更多更好農產品‘走出去’,開辟一條以特色水果出口帶動鄉村振興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湛江海關動植檢處副處長陳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