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都在參與的“百億大項目”你參與了嗎?截至2月25日,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138億元,持續刷新中國影史最高票房紀錄。銀幕上的光影交錯間,配角們同樣在書寫著自己的傳奇。
殷夫人
允許孩子野蠻生長的松弛感媽媽
在傳統敘事中,母親要么是溫柔隱忍的“慈母”,要么是嚴厲掌控的“虎媽”,但殷夫人卻跳出了這一框架。她是陳塘關的降妖女將,身披鎧甲、手持長槍,護衛百姓;面對哪吒時,又化身為 “踢毽子專業戶”,盡顯松弛。
拒絕“喪偶式育兒”
父母的合力才是孩子的底氣
哪吒的家庭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李靖為哪吒上天求符,殷夫人則用日常照料填補父愛的“物理空缺”。當哪吒因魔丸身份被誤解時,兩人共同引導他直面偏見:“你是誰,只有自己說了算。”
媽媽忙著做自己,也會全力愛你
陪伴不是犧牲,而是共同成長
殷夫人從未因公務繁忙而缺席哪吒的成長。即便在與妖怪廝殺的間隙,她也會擠出時間陪哪吒踢毽子。毽子在空中劃過的弧線,是母子情感的紐帶,更是她傳遞的信念:愛不是24小時貼身守護,而是每一次用心地在場。這種高質量陪伴的理念,與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的核心不謀而合。
不做“完美母親”
允許孩子野蠻生長
面對哪吒的叛逆,殷夫人沒有強行壓制,而是尊重他的天性。即便哪吒闖禍,她也選擇“嚴慈相濟”——批評錯誤,但從未否定他的本性,這種教育智慧,讓哪吒在規則與自由中找到平衡,從未失去本心。
啟示
殷夫人的角色,撕掉了“為母必須完美”的標簽,讓我們知道母親不必是超人,而是成為孩子心中“永遠接得住情緒”的港灣。
石磯娘娘
“反內耗女王”的爆火是一場集體共情
如果說殷夫人是理想母親的投射,石磯娘娘則是當代年輕人的“精神鏡像”。這個曾經在《封神演義》里被哪吒燒成灰的反派,在《哪吒2》中逆襲成“萌系頂流”,靠的不僅是反差感,更是她身上那股圈地自萌的生命力。
“宅家天花板”
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的女王
石磯娘娘的日常是什么?窩在骷髏山對鏡自戀,沉迷于“誰最美”的靈魂發問。這種“與世無爭”的宅女形象,精準戳中了當代社恐青年的痛點:“與其卷生卷死,不如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她的“躺平”不是擺爛,而是對生活的主動選擇——拒絕被外界標準綁架,專注取悅自己。
“情緒穩定大師”
打不過就跑,哭完了就笑
被哪吒打上門時,她淡定反擊:“整座山都是老娘的身體!”逃跑時還不忘自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種“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豁達,讓飽受精神內耗困擾的網友直呼“被治愈”。石磯娘娘教會我們:真正的強大,不是永遠贏,而是輸得起。
“冤種本冤”
無妄之災背后的共情密碼
她本是“歲月靜好”的石頭精,卻因哪吒的誤傷卷入紛爭。那句“我們見過嗎?你跟老娘拼什么命!”道出了現代人的無奈——生活中總有時遭受意外“暴擊”。很多觀眾對她的心疼,本質是對自身處境的共鳴。
啟示
石磯娘娘的爆火是對“反派必須蠢壞”敘事的反抗。她為女性提供了一種新活法:那些打不倒我的必將使我更……耐打。
除此之外,還有人氣爆棚的西海龍王敖閏——她顛覆性地以藍紫色卷發、珊瑚色龍鱗鎧甲亮相,曾為反抗天庭被囚禁千年,如今為自由與無量仙翁達成危險交易,用“壞得坦蕩”的偽裝直擊權力斗爭本質;與之相對,無量仙翁的徒弟鶴童嚴格執行玉虛宮規則,翅膀如盾牌般防御力MAX,看似刻板的角色卻在彩蛋中偷襲無量仙翁,暗含了對權威的反抗,成為了影片中的“小反派”趣味角色。
從殷夫人的鎧甲到敖閏的裂空爪,從石磯娘娘的“抽象”反內耗到鶴童的在困境中“找點樂子”,這些女性配角打破“工具人”桎梏,在銀幕上演繹著多元人生。女性的成長,從來不是成為誰的標準答案,而是在自己的劇本里,活得坦蕩、自洽、有溫度。
或許,這就是我們參與這個百億大項目的回報,它讓每個女性都能在銀幕上找到自己的“嘴替”,然后笑著說:
“你看,那個不愿妥協的她,多像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