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赤坎區中華街道“銀發零工市場”揭牌儀式暨銀發專題招聘會活動舉行。這是我市首家專門為“銀發族”提供再就業服務的平臺。(11月15日《湛江日報》)
老年人就業是老年人參與社會的一種重要形式。再就業有利于充分發揮老年人的技能、經驗、文化等優勢,體現全社會對老年人的認可、關愛和保護。這將提高老年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指數,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
湛江市60歲以上老人達130多萬人。讓有工作意愿的老人再就業,讓更多老年人才盡其用,人盡其能,這是大勢所趨。老年人再就業,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充實、更愉快、更有成就感,對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有著積極作用。
支持老年人再就業,引發一些人質疑:一邊是大學生就業難,一邊是讓老年人繼續干,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搶“蛋糕”。此事雖不能完全避免,但也沒有想象得那么嚴重,無論智力還是體力,老年人都無法與年輕人正面“硬剛”,只能靠經驗干一些年輕人干不了或不愿干的工作,根本搶不了年輕人的飯碗。像醫生、科研人員、資深的教師等,60歲退休在家多少有點浪費人才資源。還有一些崗位如家政服務、修理服務等,年輕人大都不愿去干,老年人很有經驗和吃苦耐勞,正好填補這一空白。
對健康的老年人再就業問題,檢驗著有關單位對待老人的情懷,特別是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為老年人營造公平公正的就業環境,堅決防止對老年人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視行為。
赤坎區想老人之所想、幫老人之所需,成立“銀發零工市場”,為老年人提供再就業信息,讓老人發揮余熱的同時,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尊重。他們還將開展各種銀發經濟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探索老年人就業發展新方向,拓展就業空間,幫助更多老人在家門口找到心儀的工作。這對其他縣(市、區)來說,這是一個可借鑒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