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等一下就要登臺演出了,所以只能一邊化妝、吃飯,一邊接受你的采訪了。”昨天傍晚6時多,記者在湛江影劇院后臺化妝室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廣州市文聯專職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獲得者倪惠英。
這位年屆六旬、德藝雙馨的著名藝術家,當時正和其他演職人員一樣在化妝間隙匆忙吃著盒飯。到昨天為止,倪惠英已經連續三天參加“2016湛江市戲劇嘉年華”活動,為廣大港城戲迷接連獻上了粵劇《豪門千金》《六月雪》《宋王告狀》,博得了陣陣掌聲。
倪惠英
從小熱愛粵劇文化
“我的祖籍是湖北,父母20世紀50年代南下廣西,我是在南寧出生的。后來2歲時隨父母到廣州定居?!?/p>
到了廣州,倪惠英經常在洋溢著濃郁西關風情的十三巷一帶玩耍,那里也是傳統的粵劇興盛之地,走在大街小巷經常能聽到悅耳的粵曲聲,“受環境和氛圍的熏陶,我從小就對粵劇等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p>
之后,年僅8歲的倪惠英就參加了省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演出,14歲被招進廣州粵劇團,作為該批學員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她練起功來卻非常自覺、勤奮。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倪惠英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清新、綺麗、婉轉、傳情的藝術風格。20世紀70年代中期,倪惠英參演粵劇《紅色娘子軍》一舉成名,80年代榮獲廣東省“粵劇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她在歷屆省藝術節中多次榮獲表演一等獎,并榮獲中國唱片第二屆金唱片獎;在1995年廣東國際藝術節上飾演《睿王與莊妃》中的“莊妃”榮獲表演一等獎;1997年獲第五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同年榮獲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1999年,她策劃并主演的現代劇《土緣》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湛江發生喜人變化
“早在30年前,我就來過湛江演出。去年5月,我隨廣州粵劇團來赤坎演出時,欣喜地發現湛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差點都認不出來了?!苯衲?月,倪惠英又隨廣州市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調研組蒞湛調研,并應邀參加“2016湛江市戲劇嘉年華”活動,“這次來,看的地方更多、更細,湛江面貌日新月異,勢頭喜人,潛力很大?!?/p>
當聽到湛江市文廣新局局長聶兵介紹——湛江有粵劇、雷劇和木偶等地方劇種,本地有8個國有文藝團體和近300個民營演出團體,年演出達25000多場次時,倪惠英連連點頭贊許:“湛江是全省的戲曲大市,在這片熱土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人才,堪稱全省的一面旗幟。在省級以及其他各地市粵劇團里有很多湛江籍從藝人員,其中出了不少名角。相信將來,湛江戲劇乃至文化事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倪惠英
支持籌建雷劇院
倪惠英告訴記者:“昨天,我隨調研組去了雷州,參觀了當地雷祖祠、三元塔、博物館等地。這是我第一次去到雷州,被當地獨具特色的文化深深震撼了。”
目前,廣州有廣東粵劇院,汕頭有廣東潮劇院,梅州有廣東漢劇院,而湛江卻沒有“雷劇院”,雷劇團創作、排練的環境和條件較為艱苦,因此,湛江很多文化界人士建議籌建雷劇院。作為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倪惠英也表示支持:“雷劇是廣東重要的地方劇種之一,廣泛流傳于雷州半島以及雷州話方言地區,深受眾多群眾喜愛。省、市要加大扶持力度,使其‘院團合一’得到更好傳承和發展?!?/p>
聽說我市正在籌建“湛江文化中心”,倪惠英希望能將其打造成湛江文化新地標,“湛江是個美麗的地方,碧海藍天,空氣清新,近年來城市面貌等更是變化喜人。提升和改善本地文化設施,這是大好事!希望文化中心能夠早日動工和建成,吸引海內外更多高水平文藝團隊來湛展演交流,讓越來越多的本地老百姓了解和享受到高品位藝術?!?/p>
據悉,近年來,湛江在夯實文化建設的基礎上實施文藝精品戰略,打造了一系列精品劇目和復排經典傳統劇目,比如吳川的現代粵劇《回饋》、廉江的古裝粵劇《戶部黎公》、湛江實驗雷劇團的傳統劇目《春草闖堂》等。在這次“2016湛江市戲劇嘉年華”上展演的就有徐聞縣雷劇團根據湯顯祖《牡丹亭》改編的雷劇。同時,通過打造排演劇目又帶動了新一批戲劇人才的成長。
編排推廣“粵韻操”
值得一提的是,倪惠英不僅身體力行,積極參與下基層演出,將“文化大餐”送到各地,她還致力于扶持后輩,培養更多年輕戲曲粉絲。
倪惠英是廣州荔灣區青少年宮藝術學校名譽校長,她經常進社區、到學校為羊城廣大師生作粵劇講座和教學指導,通過講述粵劇的歷史、行當、服裝、唱腔等基本知識,向老師和孩子們展示粵劇藝術的文化魅力?!皞鹘y文化,有青少年才有未來?;泟‖F在面臨最大的危機,就是觀眾老齡化。如何讓年輕一代的孩子們繼承與發揚粵劇藝術,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必須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繼承是根本,發展壯大隊伍才是硬道理。不但要培養曲藝新星和接班人,也要重視培養更多年輕觀眾,讓他們從小就認識和領略到粵劇藝術之美。”
看倪惠英現在的舞臺表演,唱腔還是那么優美,身手依然矯健,似乎歲月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記。倪惠英說,無論干什么都要有一個好的身體作為支撐和基礎,自己平時就喜歡打羽毛球、游泳。
不久前,倪惠英還親自編排了一套“粵韻操”——在悠揚的嶺南音樂伴奏聲中,把手、眼、聲、法、步等粵劇身段,甚至南拳等傳統文化融入體操,寓教于樂讓學生既可健身又可以學到粵劇知識?!斑@套‘粵韻操’已經有一些廣州學校的學生在跳了,下一步打算推廣到湛江等省內其他城市。粵劇是了解嶺南傳統文化的‘活字典’,讓我們共同努力,從娃娃抓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