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上7時30分,吳川粵劇團的大型新編現代粵劇《回饋》將在湛江影劇院上演。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現代粵劇,新唱腔新手法新的藝術形式,本土題材講述吳川故事,吳川老板助建新農村的典型事跡首次被搬上舞臺,劇中還融入了許多吳川元素,帶著濃濃的“吳川味道”。
????戲劇演繹“吳川精神”
????《回饋》以吳川老板致富后回家鄉出資助建新農村為題材,通過典型的故事演繹吳川人勤勞致富、知恩圖報、不忘鄉梓的“吳川精神”。
????劇中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吳川男青年梅豐初到深圳,遭遇小偷并受傷入院,幸得深圳商人李晴解囊相助,并在李晴女兒李莎莎的大力輔助下,商海打拼,終成建筑巨子。致富后的梅豐慷慨捐巨資回鄉搞公益事業,與青梅竹馬的建筑設計師、村長之女何丹攜手建設新農村,途中遇到祖屋糾紛、資金私自挪用等問題,梅豐一一化解。當他得知李晴的公司財務狀況出了問題,不惜轉贈公司,回饋恩人。
????《回饋》乍一搬上舞臺就受到了觀眾的歡迎,在巡演過程中火遍鄉里,記者曾隨劇團送戲到振文演出,觀臺前全是觀眾,老中青都有,有觀眾直稱:“這部戲看著很親切,就像講村里的故事一樣。”
????改革開放之初,一批批吳川人走出去搏擊商海,勇立潮頭,先富帶動后富,形成了龐大的吳商群體。富起來的吳川老板開始熱心反哺家鄉,在新農村建設方面創造了“吳川模式”。該劇有故事、有情節、有真情、立意好,主旨鮮明。劇中主人公梅豐是“吳川老板”的縮影,具有典型性。
????現代粵劇“脫胎換骨”
????作為一部以本土題材創編的現代粵劇,《回饋》從搬上舞臺開始,就令人耳目一新。與傳統的古裝粵劇相比,《回饋》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視覺還是聽覺上,都給人“脫胎換骨”之感。
????劇中,吳川月餅、吳川山歌和吳川舞貔貅等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的融入,以及濃郁的地方口音,都使得該劇散發著濃濃的“吳川味道”,烙上了吳川地方特色,令人感覺親切、真誠、自然。
????別看演員們的表演如魚得水,剛開始可不這樣。吳川粵劇南派藝術入選國家非遺名錄,鄭永健是省級非貴傳承人,吳川粵劇團當家文武生,在這部現代戲中,他的南派技藝都使不上用場,剛開始排演的時候,一時半會入不了新戲,不知如何是好,很糾結。
????“最難堪的是站在臺上發現自己啥也不會演了,不會走,不會站,不會做手式,傻傻地等站著等著導演來教?!崩钌陌缪菡哧愒娒粜χ貞洝?/p>
????總導演是省里請來的戲劇專家,國家一級導演王佳納,在她的耐心啟發和調教之下,加上演員們的用心揣摩,演員們的表演總算是越來越到位,越演越順暢了。
????藝術創新“冒險一搏”
????《回饋》是吳川粵劇團演的第一臺現代戲,是大膽的創新,也是冒險嘗試。
????有著“戲曲綠洲”之稱的湛江戲劇市場多是誕期表演,群眾習慣了傳統的古裝戲,演現代戲能不能被市場接受,群眾會不會受歡迎?
????“剛開始我們也有顧慮,但戲劇有創新才有發展,而且國家和省都鼓勵本土題材的戲劇創作。”吳川市文廣新局局長肖康玉說。
????為收集創作素材,肖康玉帶著編劇余楚杏走訪了深圳、東莞、廣州、佛山、蘭石等商會的企業家,與之座談,收集整理故事中典型人物的素材;深入新農村示范基地采風,走訪群眾,了解掌握吳川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經過一年多的收集整理,《回饋》劇本誕生。隨后,又歷經多次專家學者的打磨,《回饋》的藝術性明顯提升。
????國家一級導演王佳納任總導演,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任藝術總監,戲劇大腕的加盟,保證了這部現代大戲的藝術性,使得《回饋》在傳承古裝傳統優秀粵劇藝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注入本土優秀文化,集傳統戲劇、現代歌舞、話劇于一體。
????今年6月,《回饋》參加羊城國際粵劇節展演,受到了專家的認可,更令人欣慰的是,在送戲下鄉的演出中,這部戲受到了來自吳川各個階層觀眾的歡迎,觀眾的評價多是“好看”、“有時代氣息”、“接近生活”,有的村甚至要求籌資請劇團加演場次。巡演不斷,并獲得觀眾認同和追捧,彰顯了戲劇的生命力。
????新編現代粵劇,吳川開了一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