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錢該由誰出?
廣州出租車今年年初調價后的一項網絡民意調查顯示,有49.54%的人認為出租車運價“太高”,僅有20.67%的人認為這是“正常價位”。
油價上漲使出租車運輸成本“水漲船高”,這不難理解。不少市民關注的焦點在于:如何公平合理地分擔新增成本,“一元錢”該由誰出?
從上海的調查看,“分擔者”不外乎:一是乘客。據有關部門測算,如果上海出租車起步價從現行的12元增加到13元、超起租里程單價不變,則乘客平均每車次增支1元;如果超起租里程每公里單價由2.40元調整為2.70元、起步價不變,則乘客平均每車次增支為1.33元。客觀而言,這個數字在消費者可承受的范圍。
二是出租車企業。五年來,上海出租車“份子錢”從每車每月10500元降低到8200元。上海市出租車行業協會負責人陸家駿說,目前上海出租車行業的“水分”已基本擠干,且人力成本、社保費用、停車費用等每年大幅上漲,僅靠出租車企業“挖潛”,無法完全消化上游油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
三是政府。以上海目前的93號汽油價格每升7.79元計,每月對每輛出租車油價補貼1785元;上海目前有近4.9萬輛出租車,每月補貼就近9000萬元;即使油價暫時不上調,每年財政負擔也超過10億元。上海市交通港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海持續以政府補貼形式緩解油價上漲壓力,其中一部分是補貼給司機提高其收入,另一部分相當于補貼給乘客。其實,上海市近年來已持續實施這種“暗補”,從實效看,確保了出租車市場的平穩。
不過,也有人認為,出租車企業應更多“讓利”。一項針對廣州出租車調價的網絡調查顯示,對于出租車運價高的原因,有23.56%的人認為是“油價過高,成本上升”,但依然有21.13%的認為是“出租車公司收取高額"份子錢"”所致,有12.59%的人則認為是“出租車行業競爭不充分”。
有專家還提出,“一元錢”誰來承擔,取決于出租車運輸的產品性質。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建說,如果出租車是少數人出行所需、帶有非必需品性質,就可采取市場化提價的做法;如果出租車是大眾交通工具,則政府應減少稅費、降低出租車公司負擔,以消化油價上漲帶來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