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熱錢流入
資本管制、上調存準率或雙劍齊發
(黃倩蔚)昨日,一直主張開放投資資金流動市場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次提出允許新興國家實行資本管制。而外匯局發布報告表示,要密切監控跨境資本流動,防范“熱錢”流入。下一階段,外匯管理部門將保持對“熱錢”的高壓打擊態勢。
預測國際收支保持較大順差外匯局表示對“熱錢”流入高壓打擊
日前,外匯局發布的2010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中指出,2011年我國國際收支將保持較大順差格局。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穩步回升,利差、匯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國資本凈流入。
據外管局此前發布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熱錢”凈流入355億美元,占外匯儲備增量的7.6%。過去十年,中國年均“熱錢”流入250億美元,占同期外匯儲備增量的9.0%。截至2010年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已達2.85萬億美元。而去年四季度,隨著國際金融市場逐步企穩和境外流動性日益充裕,我國資金凈流入更出現明顯反彈,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達到1189億美元。
為刺激經濟,主要發達經濟體繼續推行低利率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寬松趨勢未見改變。歐美央行開始傳出推出刺激政策的可能,但市場分析認為歐美發達國家短期暫時不會出動大規模緊縮政策回收流動性,新興經濟體面臨沖擊仍大。
上周,美聯儲暗示QE3不會推出,但目前美國核心通脹率不高以及失業率尚未回落到危機前4%~5%的水平,分析師指出美聯儲可能會繼續實施QE2至二季度結束,短期內退出可能性較小。此外,歐元區2月份制造業物價指數和消費者物價指數分別達到了6.1%和2.4%,但陷于歐債危機的國家經濟尚未恢復,歐元區加息并不迫切。
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黎友煥的監測也顯示,最近國際流動資金總體上呈現凈流入的態勢,而且同比和環比的波動在變大。
外管局表示,在當前國際經濟金融環境下,要密切監控跨境資本流動,防范“熱錢”流入。下一階段,外匯管理部門將進一步完善應對跨境資金異常流動的預案,保持對“熱錢”的高壓打擊態勢。
新興市場成為國際資本樂園IMF首次允許使用資本管制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新興市場經濟面臨大規模國際資本流入的壓力。全球資本開始涌向投資回報高、幣值加速升值、加息回收流動性的新興國家,其中中國首當其沖成為國際資本逐利的樂園。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預測,2011年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將分別增長2.5%和6.5%,而我國經濟增速將超過9%。發達國家經濟仍然處于泥潭也預示著,國內外貨幣政策將繼續分化,中國對于國際熱錢的魅力不減。
面對資本流動劇增,昨日,IMF有史以來首次作出允許各國使用資本管制的決定。IMF發布報告稱,為應對大規模資本流入的挑戰,有關國家應根據各自國情,采取不同應對措施,包括進行結構改革,稅收、資本控制,以及設計專門的宏觀審慎政策。
IMF表示,正在制定一個框架,在適當的環境下允許使用資本流入管制。內容包括建議巴西、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如何最好地利用資本管制來抑制資本投資猛增。IMF提出了其控制投機性資本流動的首個指導方針,如果一國的貨幣沒有被低估、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且無法使用貨幣或財政政策,那它就可以控制資本流入。但在管理資本流入方面應盡量避免或減少對市場的扭曲。
流動性激增會使貨幣升值和金融部門的脆弱性面臨挑戰,挑戰也可能來自資產價格泡沫或信貸快速增長,以及突然停止或逆轉的資本流入。IMF稱,面臨繞開監管市場和機構的流入激增時,資本管制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央行加息將繼續存準率或再上調回收流動性
截至昨日,我國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已經4度加息,基準利率累計上調1%;加上去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累計升值4.7%,今年1~3月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升值近1%,熱錢套利空間大大增加。
雖然市場擔心加息會進一步擴大利差,加劇熱錢防控的難度,但是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加息對熱錢流入的影響不會太大,今年內還有加息的空間。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認為,熱錢流入中國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對資產價格上漲的考慮,其意并不在中美息差收入。農行戰略管理部資深分析師付兵濤也認為,加息不會導致更大的熱錢流入壓力,熱錢主要關注的是資產價格而非中外利差。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仍處于下調周期。
此外,伏兵濤還認為,熱錢流入主要由升值預期決定,目前海外NDF市場人民幣未來一年升值預期仍在2%左右。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分析認為,央行既然選擇動用利率工具,就說明經過衡量并認定利是大于弊的。左小蕾認為,央行可能繼續動用存款準備金率這個“池子”對付熱錢。
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匯豐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認為,目前首要任務是防止通脹,二季度末通脹或將沖高到5%以上,預計會緊接著動用存款準備金率回收流動性。他預計今年還有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和加息1至2次的空間。
劉煜輝也認為,從國內、國外經濟環境看,都看不出央行暫緩加息步伐的跡象,加上目前實際利率仍是負數,不排除央行還有后續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