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發展經濟,壯大產業當然是市政府工作的重點,也是造福人民的大好事,但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是,在發展的同時如何“守住藍天碧水”?
馬國慶:堅持把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努力建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嚴格把好“節能減排”關,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向“低碳模式”轉變,保護好環境和生態資源,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同時,湛江仍然保持藍天白云、綠水、良田、綠野,“守住藍天碧水的底線”。
記者:藍圖看起來很美好,但總歸是“紙上談兵”,要把這個藍圖變成現實,湛江市政府有何措施來保障《規劃》穩步推進,把《規劃》落到實處?
馬國慶:這個《規劃》是結合湛江的實際編制出來的,具有可操作性。我們主要從幾個方面來保證它的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一是成立機構。市和各縣(市、區)成立重大產業發展布局工作領導小組。二是加強協調。三是強化監督。市發改部門牽頭每年組織一次對各地產業與園區規劃執行情況的檢查。
(二)實行建設用地傾斜。對入園區和產業集聚度高,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創稅能力強、節能低耗的項目優先供地;對限制類產業和淘汰類項目嚴格控制準入。
(三)加強財政扶持。出臺產業發展財政扶持政策,財政支持的部分資金,主要是用于完善和建設基礎設施,扶持園區連片開發,實現產業集聚發展。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已組建鋼鐵、石化、旅游、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國企等6大專業招商隊伍,加大招商力度,實行湛江市招商引資獎勵制,獎勵取得成效的第一引資人和專業招商隊伍成員。
(五)建立人才保障制度。努力造就一批重點產業領域的高級科技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能人才,為重點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例如,目前,晨鳴漿紙項目一期已完成,下一步就是要抓好二期的各項工作、中科煉化項目已獲得國家審批,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動工前期工作,力促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動工等,進而實現《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