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全省GDP年均增8%以上,到2015年約6.7萬億元;人均GDP年均增7%以上,到2015年約6.6萬元
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純收入年均增8%;2015年珠三角各市最低工資標準達當地職工平均工資40%以上
作為突破的重點,“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13項重要任務,涵蓋經濟發展、社會建設、改革開放等領域。其中,在經濟發展領域的產業方面,提出要建設全球重要現代產業基地,著重推進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十二五”服務業比重達48%,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在高端新型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三大產業取得突破。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高水平建設現代綜合運輸、清潔能源保障、民生水利、信息網絡四大基礎設施體系,高速鐵路貫通粵東西北地區,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洋洋6萬字,五年新藍圖。省政府近日正式印發《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勾畫廣東未來五年發展圖景:到2015年,全省人均生產總值提前五年實現比2000年翻兩番目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顯著進展,社會軟實力顯著提升,民生福祉顯著改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日益完善。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到2015年約6.7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以上,到2015年約6.6萬元。
“十二五”期間,廣東經濟社會發展處于重要轉型期,“十二五”規劃綱要旗幟鮮明地提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尤其是進一步提出抓住“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個核心,指明了我省未來五年發展的主攻方向。
省發改委主任徐建華介紹,在主題、主線和核心的統領下,“十二五”規劃綱要更加注重科學發展、先行先試,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內生增長,更加注重城鄉一體、區域協調,更加注重綠色發展、生態文明,更加注重民生優先、和諧共享。
作為突破的重點,“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13項重要任務,涵蓋經濟發展、社會建設、改革開放等領域。其中,在經濟發展領域的產業方面,提出要建設全球重要現代產業基地,著重推進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十二五”服務業比重達48%,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在高端新型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三大產業取得突破。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高水平建設現代綜合運輸、清潔能源保障、民生水利、信息網絡四大基礎設施體系,高速鐵路貫通粵東西北地區,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在社會建設領域的改善民生方面,把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作為重中之重,明確“十二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均達到8%,珠三角各市的最低工資標準達到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40%以上;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文化軟實力,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改革開放領域,在全省范圍全面推行深圳、順德等地大部門體制改革試點經驗;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會組織;適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的要求,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規劃綱要對今后五年發展的導向和引領作用突出體現在指標設置,特別是約束性指標設置上。“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約束性指標總共12項,占總指標數的三分之一強。指標集中分布在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方面。
徐建華表示,約束性指標作為政府向社會作出的承諾,要強化考核,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和有效采取各種措施確保實現,發揮指揮棒和約束鞭策作用。從以上約束性指標設置情況可以看出,廣東“十二五”的發展突出民生為重、以人為本的導向,突出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