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突患重病,親屬聯系不上,危急時刻誰來搭把手?霞山區愛國街道用一年多的貼心守護,給出了溫暖答卷——從緊急送醫墊費用、雇護工照料,到日常管三餐、陪送終,街道工作人員以實際行動,把基層責任與擔當送到群眾心坎里。
事情要從去年初夏說起。當時,街道工作人員得知獨居的肖大爺重病臥床,幾番聯系其親屬都沒結果。懷著對群眾的責任心和同理心,街道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把肖大爺送進醫院,還先墊付了醫藥費。
肖大爺身邊沒人照顧,街道又主動攬下了更多事務:專門請了護工照看,聯系送餐公司保證一日三餐,把生活起居打理得妥妥帖帖。工作人員還常去醫院探望,一邊陪老人聊天解悶,一邊主動講解民政救助政策;甚至跑到病床邊,幫老人辦好了臨時救助手續。一年多來,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盡管一直沒能聯系上家屬,卻沒停下幫扶的腳步。
今年夏末,肖大爺病情加重。工作人員又和醫護人員一起,給予老人臨終關懷:喂老人吃流食、握著他的手嘮家常、幫他整理個人衛生,還常說些寬心話安慰他……讓肖大爺在生命的最后階段,也切實感受到了尊嚴和溫暖。
“街道主動為群眾辦實事,既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是我們基層干部該有的擔當。”該愛國街道負責人說,接下來會繼續完善對低保戶、特困戶、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的幫扶機制,帶著“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暖心服務做得更細更實,讓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越織越暖。
湛江日報、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