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愛鳥協會志愿者在吳川沙角旋開展鳥類調查時,驚喜地觀測到全球不足600只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勺嘴鷸。這是2025-2026越冬季雷州半島記錄到的最早一批勺嘴鷸。
9月6日,沙角旋灘涂上,兩只勺嘴鷸正急切覓食。湛江市愛鳥協會會長程立介紹,勺嘴鷸一般在10月份抵達湛江,今年“老朋友”早早到來,讓觀鳥志愿者倍感驚喜。截至目前,2025-2026越冬季觀測到2只勺嘴鷸,它們一般在湛江停留到次年4月中旬。
勺嘴鷸是一種極度瀕危的小型濱鷸,因其獨特的勺子形狀的嘴巴而被昵稱為“小勺子”。目前它的全球種群數量估計不足600只,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IUCN極危物種(CR)。
勺嘴鷸的遷徙遵循著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EAAF),其遷徙是一場跨越近萬公里的生命之旅。它們的秋季遷徙(南遷)大約從8月底至10月,成年勺嘴鷸和幼鳥會陸續離開俄羅斯的繁殖地,分批南下。湛江處于“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關鍵節點,其獨特的海岸生態環境給鳥類遷徙、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
程立表示,湛江冬天氣候溫暖,有大面積紅樹林,底棲生物豐富,為長途跋涉的勺嘴鷸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加油站”和“中轉站”。官方數據顯示,往年湛江觀測到勺嘴鷸的最高數量是43只,湛江市愛鳥協會志愿者在2023-2024越冬季記錄超過51只。
近年來,湛江通過建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推行林長制加強棲息地管理,加強政府與民間組織協作等,持續優化棲息環境,成為越來越多珍稀鳥類遷徙停歇和越冬的理想家園。每年9月開始,大量候鳥南遷湛江。除了勺嘴鷸,還有很多珍稀鳥類經停湛江,或在湛江過冬。近段時間,大批燕鷗選擇在沙角旋養育幼鳥。志愿者最近還在此記錄到了一只中華鳳頭燕鷗幼鳥,中華鳳頭燕鷗全球數量不足200只。截至目前,沙角旋灘涂今年已記錄到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黃嘴白鷺等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到訪。
湛江市愛鳥協會提醒,每個人都可以為保護勺嘴鷸等珍稀鳥類及其棲息地貢獻力量。文明觀鳥,在觀察或拍攝鳥類時,不開車下灘,保持安全距離,不追逐、不驚擾。保護環境,減少塑料使用,不亂扔垃圾,積極參與凈灘活動。支持保護地,前往自然保護區時遵守規定,也可以通過捐贈或志愿服務支持保護工作。傳播理念,向更多人分享勺嘴鷸的故事和保護的重要性。